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6年4月,我国发射首颗微重力科学试验卫星,其目标是研究、揭示微重力条件和空...

2016年4月,我国发射首颗微重力科学试验卫星,其目标是研究、揭示微重力条件和空间辐射条件下物质运动及生命活动的规律。这主要说明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超越客观规律

②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③人们能够认识、发现并利用规律

④人们可认识到规律就可以改造规律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C 【解析】我国发射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的目标是研究、揭示物质运动及生命活动的规律,说明实践具有能动性,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同时也说明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发现并利用规律,②③与题意相符;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①说法不准确;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创造改变规律,④说法错误。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实践的特点、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正确理解实践的基本特点及其关系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①实践的构成要素——主体、手段和对象是客观的。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的手段是物质性的工具,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事物。 ②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的这一特征体现了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实践就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①实践的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②实践的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4)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A. 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无条件的

B.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 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查看答案

2016年第一号台风“尼伯特”于7月9日在福建泉州石狮沿海登陆,“尼伯特”台风具有强度大、移速快、影响广、后期路径不确定等特点。“天有不测风云”,,面对频发的极端天气,人们时常发出这样的叹息。从哲学角度看,该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这是因为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自然界具有客观性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存在是思维的反应

 

查看答案

2016年10月9号中共宣传部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晚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最科学、最完整、最严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下列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整性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凌驾于其他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清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与“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所蕴涵的哲理

A.两者共同揭示了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B.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

C.前者揭示辩证发展观,后者揭示辩证联系观

D. 前者是朴素唯物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查看答案

中科院陈懿院士指出:“化学就是研究变化的学问,是在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和应用的基础上,控制其朝着人们希望的方向去变化。”化学与哲学的不同点在于 

①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最普遍的规律,化学则揭示的是某一领域的规律

②哲学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化学则提供方法论

③化学的进步能推动哲学发展,哲学能为化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④化学属于自然科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