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面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2016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

面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2016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体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这标志着我们党从?“权力反腐”走向“制度反腐”,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全会认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章常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会党全社会作出示范。全会还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失去人民拥护和扶持,党就会失去根基。

(1)结合材料,运用“我国有政党制度”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

(2)结合材料,运用“我国有政党制度”的知识,探究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1)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答出任意一句即可得2分)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是完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需要,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是解决党内存在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需要。 ②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只有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才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参考要点: ①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党内监督,充分发挥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②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 ③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④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 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树立规矩意识。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若从其他角度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得高于4分) 【解析】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我国有政党制度”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是我国有政党制度的相关知识。答题设问的指向是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本题考生可以考虑从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等角度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我国有政党制度”的知识,探究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解析试题。解答本题首先要求考生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寻相关答案要点。考生实际作答可以考虑从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党内监督、坚持民主集中制、党的宗旨以及党的政治纪律等角度进行分析。 【考点定位】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依法治国 加强党内监督 依法执政 党的宗旨 民主集中制 【名师点睛】解答措施类题目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明确主体和答题范围。答题范围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个模块,要注意分清。同时有的设问规定了具体知识,作答时需要全面阐述该理论知识。设问限定主体的,要寻找符合主体身份的相关知识;设问没有限定主体的,要根据题目设置的情景,从不同主体多角度进行发散思维。 第二步:做到“三联系”,确定答案范围。一是联系教材,寻找教材中关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或方法;二是联系材料,注意寻找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或困难,就要对症下药提出措施;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成功经验,就要对材料中的措施与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使之与教材理论相符合;三是联系时政知识,从时政知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三步:组织答案。措施类非选择题的答题思路基本包括两方面:“各尽其责”和“对症下药”。前者是指要根据主体进行分析,即分别从各个主体的角度去想措施。后者是指根据材料呈现的现象和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如前所述,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或困难,就要提出解决措施;如果呈现的是成功经验,就需要运用教材理论知识对这种成功做法进行概括,形成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本质要求,通过创新推动世界经济增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为此,国家提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坚持需求导向。建立鼓励创新的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鼓励国家高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转化科技成果,成果转移收入全部留归单位,主要用于奖励科技人员和开展科研、成果转化等工作,切实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财政投入,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机制。

材料二:2016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举办,峰会主题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G20杭州峰会首次就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度定行动计划,并发起支持非洲和教不发达国家工作倡议,着力解决全球发展不平等、不平衡问题,实现利益共赢联动,打造发展中国与发达国家共同增长的新格局。

(1)结合材料一,说明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措施的经济生活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阐明为什么G20杭州峰会能为打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共同增长新格局作出新的贡献?

 

查看答案

“接地气”的作品耐看,就是因为这些作品的创作者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这一观点旨在强调

①文化作品的创作者要面向群众、扎根生活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和背景

③文化作品的创作要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要求

④要创造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工匠精神”是勤奋勤勉和创造的融合,是精益求精和开明开放的融合。弘扬“工匠精神”需要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继承中创新

②立足实践,承袭传统,在行动中创新

③平等交流,包容一切,吸收外来文化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前沿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中国游客成为国际旅游市场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然而,少数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破坏了环境,损害了中国游客的形象。为此,我们要

①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弘扬中华文化

②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③加强文化交流,熟悉并掌握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过敏的思想道德修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时下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网络演出、网络动漫等新兴文艺类型层出不穷,已成为中国文艺发展的新增量,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同时,专家提出,百花竞放、蓬勃发展的网络文艺,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责无旁贷。对此我们的正确理解是

①我们必须增强辨别不同性质文化能力,自觉抵制网络文化

②我们应该大力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③促进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创新性融合是文化建设的方向

④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