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创新是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
材料一 2010~2014年我国经济有关数据
项目 年份 | GDP增长速度(%) | 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 |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亿元) | 消费需求对经济的贡献率(%) |
2010年 | 10.3 | 53827 | 7063 | 43.1 |
2011年 | 9.4 | 58705 | 8687 | 51.6 |
2012年 | 7.8 | 63005 | 10240 | 51.8 |
2013年 | 7.7 | 67602 | 11906 | 50.0 |
2014年 | 7.4 | 72313 | 13312 | 51.2 |
注: 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国内生产总值与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
材料二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鼓励社会参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发展新动力。为此,国务院在2015年推出一系列重要改革政策:大幅缩减政府定价种类和项目,具备竞争条件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原则上都要放开;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铁路、教育、医疗等传统行业;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力争全面完成“营改增”……
(1)揭示材料一所示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明上述改革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角度,为培育和催生经济发展新动力提出合理化建议。
目前,国际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已经开始放缓,越南、印度、墨西哥与东欧等国家以比中国更低的成本优势,成为接纳工业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新阵地。东盟制造、墨西哥制造开始用更加低廉的成本要素,实现对“中国制造”的供给替代。这说明
①经济全球化使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②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④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近年来,我国GDP一直保持着10%左右的增长率,但居民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比重不断下降。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应该
①降低贷款利率→鼓励贷款消费→提高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
②大力发展生产→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
③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消费水平
④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者工资→提高消费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当前要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放开市场准入,释放改革红利。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
①意味着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得以进一步理顺
②有利于激活整个服务业链条,带动整个服务产业发展
③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④必然会带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国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A.①③ B. 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 2015 年 8 月 26 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 0.25个百分点至 4.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 0.25 个百分点至 1.75%。此举带来的影响有
①降低社会的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增加商业银行息差收入,扩大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
③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④进一步推进了利率市场化,强化了政府的行政手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为了促进节能环保,经国务院批准,自2015年2月1日起将电池、涂料列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在生产、委托加工和紧扣环节征收,适用税率均为4%。2015年12月31日前对铅蓄电池缓征消费税;自2016年1月1日起,对铅蓄电池按4%征收消费税。对这些消费品实行较高的税率是
①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对这些行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 ②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③国家采取货币政策对铅蓄电池生产进行宏观调控 ④转变消费观念,调节消费结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