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近年来,我国GDP一直保持着10%左右的增长率,但居民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比重...

近年来,我国GDP一直保持着10%左右的增长率,但居民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比重不断下降。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应该

①降低贷款利率→鼓励贷款消费→提高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

②大力发展生产→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 

③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消费水平

④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者工资→提高消费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解析】材料描述了我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下降,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刺激消费,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大力发展生产,可以增加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从而增加消费,②正确;完善分配政策,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缩小差距,提高总体消费水平,③正确;降低贷款利率,刺激贷款消费,但这不会增加居民收入,①传导错误;提高劳动生产率,不会增加劳动者工资,④传导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定位】影响消费的因素 【知识拓展】从影响消费的因素认识如何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 (1)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提高消费水平最根本的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领域都要注重公平;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作为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 (2)政府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保持供需平衡,保持物价稳定。 特别提示:用全面的观点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很多,除收入和物价水平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社会福利制度等都对居民消费水平有重要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当前要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放开市场准入,释放改革红利。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

①意味着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得以进一步理顺

②有利于激活整个服务业链条,带动整个服务产业发展

③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④必然会带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国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A.①③        B. 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 2015 8 26 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 0.25个百分点至 4.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 0.25 个百分点至 1.75%。此举带来的影响有

①降低社会的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增加商业银行息差收入,扩大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

③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④进一步推进了利率市场化,强化了政府的行政手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为了促进节能环保,经国务院批准,自2015年2月1日起将电池、涂料列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在生产、委托加工和紧扣环节征收,适用税率均为4%。2015年12月31日前对铅蓄电池缓征消费税;自2016年1月1日起,对铅蓄电池按4%征收消费税。对这些消费品实行较高的税率是

①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对这些行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  ②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③国家采取货币政策对铅蓄电池生产进行宏观调控  ④转变消费观念,调节消费结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2014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国没有简单地放松银根和扩大赤字,实行“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多运用改革办法,精准发力,加强预调微调,出台一系列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政策措施。这表现在

①大幅降低存贷款利率——依靠大规模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②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激发社会和市场主体活力

③为小微企业减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④推出重点项目引导民间投资——促进民间资本成为各领域投资主体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观察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不只看摩天大楼,还要看社会底层、困难群体的生存状况。搞好民生,要特别注重“补短板、兜底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补短板”就是要弥补市场调节的弊端,熨平经济波动起伏

②“补短板”就是要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健全养老保险制度

③“兜底线”就是要消除城市发展差距,实现经济的共同发展

④“兜底线”就是要加强特困群体的社会救助,提高低保标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