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GDP一直保持着10%左右的增长率,但居民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比重不断下降。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应该
①降低贷款利率→鼓励贷款消费→提高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
②大力发展生产→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
③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消费水平
④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者工资→提高消费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当前要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放开市场准入,释放改革红利。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
①意味着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得以进一步理顺
②有利于激活整个服务业链条,带动整个服务产业发展
③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④必然会带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国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A.①③ B. 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 2015 年 8 月 26 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 0.25个百分点至 4.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 0.25 个百分点至 1.75%。此举带来的影响有
①降低社会的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增加商业银行息差收入,扩大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
③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④进一步推进了利率市场化,强化了政府的行政手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为了促进节能环保,经国务院批准,自2015年2月1日起将电池、涂料列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在生产、委托加工和紧扣环节征收,适用税率均为4%。2015年12月31日前对铅蓄电池缓征消费税;自2016年1月1日起,对铅蓄电池按4%征收消费税。对这些消费品实行较高的税率是
①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对这些行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 ②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③国家采取货币政策对铅蓄电池生产进行宏观调控 ④转变消费观念,调节消费结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014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国没有简单地放松银根和扩大赤字,实行“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多运用改革办法,精准发力,加强预调微调,出台一系列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政策措施。这表现在
①大幅降低存贷款利率——依靠大规模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②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激发社会和市场主体活力
③为小微企业减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④推出重点项目引导民间投资——促进民间资本成为各领域投资主体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观察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不只看摩天大楼,还要看社会底层、困难群体的生存状况。搞好民生,要特别注重“补短板、兜底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补短板”就是要弥补市场调节的弊端,熨平经济波动起伏
②“补短板”就是要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健全养老保险制度
③“兜底线”就是要消除城市发展差距,实现经济的共同发展
④“兜底线”就是要加强特困群体的社会救助,提高低保标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