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不断提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在城市化进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许多城市缺乏统一的长远发展规划,有的虽有规划但缺乏严格的科学论证,往往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导致“今天建、明天拆”的乱象层出不穷,城市建设盲目扩延占用大量耕地、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缺乏文化特色、公共设施严重不足等各种城市病日益严重。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各级政府要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提升规划水平,坚持依法治市,使政府、社会、市民同心同向行动,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

材料二  某市为提高城市化水平,按照普惠性、均等化的要求,增加公共服务供给,计划3年内投入近百亿元新建、扩建90所中小学,免费对10万人进行就业创业培训,扩建2所、新建1所公立医院,推动“困难群体助保工程”,确保人人享有养老、医疗社会保障,扩建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并在完工后免费开放,通过政府补贴推动经营性文化设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演示场所等向公众提供优惠或免费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对符合条件的进城人员及时办理居住证,确保他们与户籍人口享有同等的劳动就业、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等权利。按照绿色低碳理念推进城市交通、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生活空间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各级政府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城市病?(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该市提高城市化水平措施的意义。

 

(1)政府要在广泛征求市民意见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论证,根据本地特色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科学的发展规划;规划要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并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城市建设;要切实履行职能,认真解决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推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转变城市治理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好群众关注的交通、环境、教育、医疗、就业等问题。(每点4分,共12分) (2)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有利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弥补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增加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城市交通,供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公共服务供给的增加和环境的改善,能够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进行就业创业培训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答对1点得3分,答对4点得14分) 【解析】 (1)根据题意可知,该题必须运用政治生活中政府的知识结合材料中描述的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阐述具体的防范和解决城市病的建议,政治生活中政府的知识包括政府的性质、职能、宗旨、原则、政府权力行使的决策环节、依法行政、权力行使受到制约和监督、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树立政府权威等知识。材料中描述到城市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即使有也没有科学论证的问题,意在表明城市发展的相关决策缺位或者不科学,因此对应的建议可以用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知识阐述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材料描述了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导致“今天建、明天拆”的乱象层出不穷的问题,意在表明规范不具有持续性和法定性,执行不到位,因此对应的建议是规划必须经过人大审议批准决定,并严格执行法定规划;材料描述了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缺乏文化特色、公共设施严重不足等具体的问题,意在表明政府必须具体解决这些问题,履行好职责,因此对应的建议可以用政府履行职能的知识进行阐述来解决城市建设中的具体问题;材料描述到各级政府要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提升规划水平,坚持依法治市,使政府、社会、市民同心同向行动,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因此对应的建议是政府必须转变城市治理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好群众关注的交通、环境、教育、医疗、就业等突出问题;最后,政府履行职责解决这些问题的整个过程必须受到强有力的监督,因此对应的建议是政府权力的行使必须受到监督,推行政务公开。 (2)根据题意可知,我们可以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中所描述的该市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措施一一阐述其经济意义即可。该市采取了按照普惠性、均等化的要求,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的措施,其意义可以用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来阐述;该市采取了免费对10万人进行就业创业培训的措施,其意义可以从增加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的角度进行阐述;该市采取了按照绿色低碳理念推进城市交通、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生活空间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措施,其意义可以用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角度进行阐述;综上,该市的措施既加强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又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其意义是有利于为市民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 【考点定位】政府的职责和权力的行使、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题型突破】意义类解答题的解题方法: (1)回归教材法。 回归教材法即主要根据课本基础知识(直接的、间接地)来解答题目的设问。课本基础知识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命题者总是想通过这个题目考查学生相应知识和运用能力。因此,回归教材应该是解题的一个重要切入口,意义类高考题也不例外。看到一个意义类题目,学生首先应该思考,教材上关于本题目的内容有哪些?有些意义类题目本身在教材上就能直接找到答案,而有些意义类题目教材上虽然没有具体阐述,但学生也能从教材有关基础知识中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2)材料分析法 材料分析法,也称内容分析法,即根据设问和材料内容反映的方面作出对应分析。意义类高考题一般都是在一定的背景材料下设置问题的,而背景材料呈现的事件、材料中所采取的措施或对策等,往往又蕴含着有关要求学生分析的“意义”的丰富信息。因此,材料分析是解答意义类高考题的一个重要切入口。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有必要对材料高度重视,进行仔细阅读,甚至逐句分析,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充分提取材料中每一个有关“意义”的信息点,加以分析、归纳、提炼,再组织成完整的答案。 (3)角度分析法: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同一个事件、同一种措施或同一套方案,从不同的角度看,往往能发现其独特的意义与特有的影响来。因此,找准角度也就成了解答意义类高考题的一个切入口:从这个角度看,具有哪些意义?从那个角度看,又具有哪些意义?特别是对那些开放性比较大,综合性比较强的意义类题目,更加需要学生能在解答过程中注意找准角度,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意义,角度找得越准、越全面,答题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也就越高。 (4)明确对象法 明确对象法也称客体分析法,即受它“意义”对象,分别所具有的意义。学生在分析意义类高考题时,通常也需要把题目要求我们进行分析的事件、措施或对策等放在与人(或与人有关的事)的关系当中来考察,即考虑对“谁”有意义?这也是解答意义类高考题的一个常用方法。意义类考题中常用对象主要有:对国家的意义、对企业(经营者)的意义,对个人(经济生活中有劳动者、经营者、消费者、农民,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有公民)的意义。有时还可以把对象的范围扩大,如对市场、资源、农业、产业结构、社会等具有的意义。 (5)范围分析法 范围分析法是解答意义类试题的常用方法。意义类试题总是通过背景材料呈现事件、采取的措施或对策等,总是在一定的范围内的、具体的,其所起的作用或带来的影响也往往是在一定的范围内的具体的。因此,在解答意义类题目时可结合具体的范围来进行分析。在具体答题的过程中,一般可考虑两个范围:一是内容(或知识)范围,把问题分解成“经济”意义有哪些(经济意义的思考:对国家意义如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综合国力,调整经济结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等。对企业生产意义如:正确的经营战略、竞争优势、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扩大内需、加强经济交往、提高经济效益等。对消费者生活的意义如:提高生活水平、增加收入、生活质量、刺激消费、全面小康、权益保护等)、“政治”意义有哪些(政治意义的思考:对国家意义如巩固制度,健全民主法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稳定等。对政党、政府的意义如科学发展观、中共执政地位、党群关系、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等;政府职能、依法行政、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审慎用权、树立权威等)、“社会”意义有哪些(如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社会等)、“文化”意义有哪些(文化意义常用语: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发扬爱国主义、培育民族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子问题来分析;二是区域范围,主要考虑“国内”意义有哪些、“国际”意义(又可分成“地区”意义和“世界”意义)有哪些。当然,有些题目可能只要求我们从某一个范围进行分析就行,而有些题目需要把两种范围结合在一起综合分析。 (6)性质分析法 性质分析法也是解答意义类试题的常用方法。当意义型题给出一定的背景材料,要求学生对材料中所呈现的事件、采取的措施或提出的方案等所具有的影响或产生的作用等作出具体分析时,往往要运用性质分析方法。在具体答题的过程中,其影响可考虑有积极(有利)影响和消极(不利)影响,其作用可考虑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当然有些题目可能只要求我们从某一个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人类文明庄严的通道上,任何一个出口处,中华文明无处不在。在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的“司法、自由的护卫者”纪念碑上,刻有三个石像,分别是颁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梭伦,以及穿着长袍、留着长须以系统道德理论治国的孔子。这从侧面说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③中华文化在很久以前就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力

④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受到了观众和业界的高度评价,反映强烈,它不仅勾起了很多人的历史回忆,也进一步激发了全国人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信心和决心。这说明

①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真正需要的文化才有生命力  ③优秀的文艺作品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④主流媒体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真正的文化需求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查看答案

自古以来,闽台关系源远流长。来自中原的文化辗转流传到福建,再由福建流传至台湾,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人文变迁,形成了目前两岸共同的闽台文化体系。闽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连、商缘相通、法缘相系。台湾八成民众祖籍福建。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在台湾有着广泛影响,每年都有大批台湾同胞来闽朝拜祈福、寻根谒祖。这一事实表明

①中华传统文化在两岸统一中发挥着决定作用

②中华传统文化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两岸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共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两岸人民血浓于水,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近一段时期以来,全国多个地区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对“党政同责”正确的理解是

①在党的领导下,政府切实履行保护公民生命安全及合法权益的职能

②党和政府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都对安全生产负有责任

③党和政府都要负起确保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的行政责任

④确保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国家走向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更需要过硬的干部作风保驾护航。随着《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出台,对于党员干部权力的监管将更有针对性,反腐将走向精准化,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全面从严治党

①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

②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有利于推进国际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③有利于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④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