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7日,国家审计署发布了2014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结果公告。这一审计行为:
A.属于国家权力机关对政府的监督
B.属于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
C.是通过媒体舆论实现对政府的监督
D.能有效杜绝政府腐败行为
证明“你妈是你妈”是天大的笑话,美甲师还用得着政府发证……过去一年,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上反映了不少百姓的“槽点”、“痛点”, 2015年11月,国务院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公开承诺,年底前将对社会上诟病的“奇葩证明”拿出解决办法并实施,明确要“坚决砍掉各类无谓的证明和繁琐的手续。”上述材料( )
①体现了政府对自身职能的全面认识,有利于科学执政
②创新了政府社会管理模式,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③缩小了政府的职能,不利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④有利于简政放权,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③④
为了声讨“南海仲裁闹剧”,少数人做出了拉横幅围堵肯德基的举动,警方采取了相应措施予以制止。对此事件的正确看法是:
①公民可以有爱国热情但不能采取具体行动
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③公民的爱国行为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④良好的初衷如果超越了法律界限就是错误
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造成我国城市内涝的原因之一就是排水系统建设存在着“重污水,轻雨水”的问题。大部分城市没有专门的雨水管道,雨水管和污水管是混合在一起的,导致一下雨就污水横流。要解决这一问题,你可以:
①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②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向决策机关提出建议
③通过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进行民主管理
④通过人大代表反映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6年是我国县(区)乡(镇)人大代表选举换届之年。选举换届是事关选人用人的重大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对此,中央提出了严禁拉票贿选的禁令,对贿选“零容忍”。中央对贿选“零容忍”意在:
①强化舆论监督,维护选举秩序 ②推行等额选举,缓解竞争局面
③遵循选举程序,促使结果公正 ④唤醒公民意识,珍惜选举权利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位一体的新发展理念。“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既是对过去30多年发展遇到的问题的总结,也是下一个周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理论上的飞跃,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遵循和实践指南,必须贯彻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纲要》强调“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将发展的重心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明确转移至“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这意味着“十三五”则更注重“质”的飞跃,强调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并据此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在发展理念上的新变化?(10分)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五大理念是我党根据中国30多年的实际发展状况而提出的;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是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遵循和实践指南,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4分)
②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面对中国过去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党对发展方式提出新的理念,遵循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体现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客观规律的有机结合。(2分)
③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人的认识也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我们党针对发展重心、发展方式等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新的发展理念正是建立在30多年改革实践经验基础上的新认识,也说明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4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在发展理念上的新变化,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即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知识,问题指向是分析我国在发展理念上的新变化,题型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可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人的认识也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等角度并结合材料来分析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主要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人的认识也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题型】综合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7届天津市六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材料一 中国正在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发展分享经济,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带动创业,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材料二 推动互联网与各行业深度融合,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基点。
2015年“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产生和消费指标比较
经济指标 | “互联网+”产业 | 传统产业 |
成本费用刺润率(%) | 8.1l | 5.95 |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 19.07 | 15.03 |
实行税率 | 15 | 30 |
人均居民消责水平增长率(%) | 30 | 5 |
居民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增长率(%) | 10 | 4 |
注:据相关部门统计,“互联网+”产业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发展“互联网+”产业的经济意义。(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