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法治,永远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过度行政干预、公平竞争缺失、民营经济发展受限、就业...

法治,永远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过度行政干预、公平竞争缺失、民营经济发展受限、就业歧视……中国经济的转型呼唤着法治的强化。打造法治升级版,将使中国缝济释放更多的新红利。

结合材料,分析法治升级对释放我国经济新红利的意义。

 

依法规范行政行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释放市场活力。(2分)运用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2分)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2分)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台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2分) 【解析】本题强调法治对市场经济的作用,进而指出打造法治升级版,将使中国缝济释放更多的新红利,要求学生指出法治升级对释放我国经济新红利的意义,属于意义类主观试题,依据设问可知考察的是经济意义。材料中指出“过度行政干预、公平竞争缺失、民营经济发展受限、就业歧视……中国经济的转型呼唤着法治的强化。”也就说明法治化有利于克服“过度行政干预”,通过依法规范行政行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释放市场活力;针对“公平竞争缺失”,法治化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针对“民营经济发展受限”,推进法治化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平等竞争;针对“就业歧视”,法治化有利于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等。 【考点定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调控;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名师点晴】回答本题要注意审清设问,明确属于意义类主观试题,并且要明确考察的是经济学意义。其次,一定要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依据材料进行分析,“过度行政干预、公平竞争缺失、民营经济发展受限、就业歧视……中国经济的转型呼唤着法治的强化”,说明法治化会有效解决“过度行政干预、公平竞争缺失、民营经济发展受限、就业歧视”等诸多问题,学生可以分别从这些角度说明法治化建设的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发改委、环保部等部委2016年3月1日发布的《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积极引导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合理控制室内空调温度,推行夏季公务活动着便装。开展旧衣“零抛弃”活动,完善居民社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有序推进二手服装再利用。抵制珍稀动物皮毛制品;鼓励绿色产品消费。继续推广高效节能电机、节能环保汽车、高效照明产品等节能产品。加快畅通绿色产品流通渠道,鼓励建立绿色批发市场、绿色商场、节能超市、节水超市、慈善超市等绿色流通主体。为加快推动消费向绿色转型,《意见》要求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厚植崇尚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大力推动消费理念绿色化;规范消费行为,引导消费者自觉践行绿色消费,打造绿色消费主体;严格市场准入,增加生产和有效供给,推广绿色消费产品;完善政策体系,构建有利于促进绿色消费的长效机制,营造绿色消费环境。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指出发展绿色消费的意义。

 

查看答案

今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以当日收盘价计算,其市值达到2314亿美元,成为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市值互联网公司。成立于1999年,只有短短的15年时间,阿里巴巴创造了企业快速增长的世界级神话。有学者指出:“总部设在中国杭州的民营企业阿里巴巴的成长经历是一次不同寻常的穿越。马云以及他的团队有着非凡的创新力,他们非常敏锐地抓住了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善于利用国际资本,更是聚合了中国的市场机会和政府的有力支持。”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如何再造更多的阿里巴巴式神话。

 

查看答案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迸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在发电侧和售电侧放开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在输配电网环节加强政府监管实行政府定价。推进政府定价项目清单化,加强成本监审和成本信息公开,完善政府定价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专家论证等制度,保证工作程序明晰、规范、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有效约束政府定价行为,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政府和公民如何形成合力,让电力定价既遵循市场规律又符合消费者利益。

 

查看答案

所谓第三方评估,就是有独立的第三者,或者委托一个第三者,对政府的绩效进行评估。例如,某市在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同时,创造性引进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对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展一场“体检”。这里的第三方评估属于

A.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B.司法机关的监督

C.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D.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查看答案

2016年3月l3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向全国人大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通过信息化实现审判执行全程留痕,规范司法行为,力争到2017年底建成全面覆盖、移动互联、透明便民、安全可靠的智能化信息系统。最高法院此举旨在

①维护司法公正,防止司法腐败      

②促进阳光司法,加强依法行政

③规范司法执行,维护法律公信力    

④增强政府对司法活动监督的有效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