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7 000万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近600个贫困县的帽子摘掉。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信心来自于
①坚持市场决定性作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③精准扶贫方略的制定和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
④科学的宏观调控,及时调整贫困人口的标准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当地时间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董会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SDR是IMF于1969年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用以弥补成员国官方储备不足。随着人民币加入SDR,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人民币,愿意接收人民币。由此可见,人民币“入篮”
①完成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推动了全球货币多元化
②提高了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动摇了美元的主导地位
③有利于丰富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种类,抵御金融风险
④方便了我国消费者持人民币直接境外旅游、购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下图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月增长速度图,下列关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分析正确的是
A.2015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分月增长速度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
B.2015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促进了居民家庭消费结构优化
C.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情况可以反映出消费品市场的冷热状况
D.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会导致消费品价格的总体下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的慈善思想源远流长,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对此都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如孔子曾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入为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
中国的慈善事业,同样有着悠久的传统。汉唐寺院济贫、赈灾、医疗、戒残杀等长盛不衰;宋代养老扶幼事业的勃兴;元医疗救助的兴起;明清民间慈善群体在中国慈善史上首屈一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我国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各种慈善力量在扶贫济困、灾害救助、扶老救孤、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简称《慈善法》),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但必须认识到,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慈善活动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现象,有的甚至受到社会的质疑和批评;对慈善文化认知度不够,普通民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等等。发展慈善事业仍任重道远。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弘扬传统慈善思想对当今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价值所在。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从实际出发推动我国慈善事业更好地发展。
(3)《慈善法》将于2016年9月1日正式实施。为使《慈善法》家喻户晓、慈善文化深入人心,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二五”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发展还不能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为4.84个,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2.12个,每千人注册护士2.20,医护比例不协调;我国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相对滞后,社区医院、专科医院发展慢,且医疗卫生质量得不到保证;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均衡,农村和城市之间,各省份之间医疗资源配置存在巨大差异;医疗服务市场价格混乱,药价虚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材料二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思想。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一贯要求和根本方针。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各级党组织要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1)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反映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2)根据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意义。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诗》理解正确的是
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
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
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