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科,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

阅读材科,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全国统一市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现代财政制度,建立税种科学、结构优化、法律健全、规范公平、征管高效的税收制度,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预算制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实施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

(1)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知识,说明我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依据。

材料二:“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办好大学最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无形资产。”某大学建校90年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收获真知,推动校园文化发展。学校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学生积极申报参与创新性项目,科技创新成绩斐然,创新文化蔚然成风。多年来,志愿者帮扶活动常态化、多样化,学生深入农村开展义务家教、义诊、科普宣传等活动,极大提升了广大师生的文明素养和学校声誉,促进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大学生深入农村开展义务家教、科普宣传活动,促进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有人据此认为“大学生是价值的创造者,帮扶对象是价值韵享受者”。

(2)你是如何评价这一观点的?运用“人的价值”的知识说明理由。

 

(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针对现行财税体制存在的弊端,我国作出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决定。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实决定精神,深化改革,建立科学的财税体制有利于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公平等提供制度保障。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④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2)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大学生通过义务服务活动满足社会及他人的需要,同时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人又是价值的享受者,大学生利用学校搭建的平台和社会提供的条件去创造价值,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提升了自身素质;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和享受者的统一体,大学生在创造价值和享受价值的统一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帮扶对象在享受价值的同时也创造价值。 【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针对材料中提出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原因以及意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反作用、遵循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改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积极意义等方面说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原因。 (2)考生在解答本题时,首先依据“人生价值”“价值的创造者”“价值的享受者”这几个关键信息判断本题应调用人生价值的真谛、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等知识来回答。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这主要讲的是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们在通过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也能得到社会的尊重与认可,它实际上涉及的是贡献与索取、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问题,基于这样的分析,就找到了解答的突破口。 【考点定位】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名师点睛】怎样运用价值观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运用价值观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是政治命题常采用的方式。运用价值观知识分析问题,首先应明白价值观包括哪些具体知识。价值观主要包括以下知识: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不仅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而且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和标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观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客观性,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3)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又称个人的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又称个人的自我价值。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4)人生价值的实现。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用价值观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并不是以上几个方面都要用到,要把价值观相关知识和材料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科一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追逐梦想的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是极为宝贵的精神资源,凸显了时代主旋律。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提出“中国梦”,就是要进—步激发人们内心深处追逐梦想的精神,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原动力,让中华民族不朽的追梦精神焕发新时代的光辉。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谈谈对“中国梦”的认识。

材科二 新型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加快农民的市民化进程,不仅要让农民进城“进锝来、留得下、有尊严”,而且要推动农民实现“职业上从农业到非农业、地域上从农村到城镇、身份上从农民到市民”的转换。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分析法。就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市民化提出几条合理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符合经济发展内在逻辑的变化过程,在经济新常态下,山东省通过改变政府绩效考核这个指挥棒,使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更趋科学化、合理化、可持续化。山东调整干部考核体系,将以往最受重视的GDP增长指标在考核中的位置下降到12位,科学的考核政策,让山东经济发展更趋科学化。预计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分别比2013年增加1.5个和1.2个百分点,金融服务业、旅游产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都实现了新突破。

材料二 当前,我们正在积极践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从“重视GDP”的万丈豪情到“协调发展”,再到“绿色”理念的提出,说明党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的感受。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脚踏实地、不懈努力,一定能实现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美好愿景。

(l)结合材科一,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山东省把握经济新常态改变政府绩效考核的做法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谈谈对“绿色发展”的认识。

 

查看答案

马丁-路盛·金有一句名言:“黑暗不能驱走黑暗,只有光明才能做到,仇恨不能驱走仇恨,只有爱心才能做到。”这一名言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正确的价值观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②要正确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

③新事物是在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钱学森曾经说过:“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这说明()

①人的真正价值就在于为社会做出的物质贡献

②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个体从社会获得的奖赏程度

③个人应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④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目前人们对大数据的态度尚不一致,有人认为,大数据已成为劳动和资本之外的第三生产力,将释放出巨大的价值。也有人认为,大数据会威胁到知识产权,隐私保护,无法形成气候。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①对于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体现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差异

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现织的评价总是不同的

③人们对大数据的不同理解说明了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

④要善于用全面的观点去分析和看待大数据带来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