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材料一 2015年1 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相互配合的政策支柱。其中“微观政策要活”提到:要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要做好为企业服务工作;在制度上、政策上营造宽松的市场经营和投资环境,鼓励和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创新发展,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合法利益;营造商品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市场环境,破除市场壁垒和地方保护。
材料二 2015年1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题为《发挥亚太引领作用,应对世界经济挑战》的主旨演讲中说到,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作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亚太在这方面要走在世界前面,努力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路径。要提高亚太经济体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共建共享协调、开放、包容的全球价值链。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在推进供给侧改革中可采取的政策措施。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共建共享协调、开放、包容的全球价值链”的合理性。
会议要求,设立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要着力在跨境电子商务各环节的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监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为推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捉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提出这一要求,是基于跨境电子商务
①是复杂事物,先行先试可以降低解决突出难题的成本
②是新生事物,先行先试可以使其他地区避免发展失误
③发展道路曲折,先行先试能为其他地区发展扫清障碍
④发展有规律,先行先试获得的经验其他地区可以借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6年4月15日,清华基础教育高峰论坛暨“互联网十教育”下多种教学模式探究研讨会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圆满落下帷幕。“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业态。“互联网+”体现了
①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②人们能够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创造新的联系
③创造条件促使矛盾斗争性和统一性相互转化
④在辩证否定中不断推动认识发展和实践创新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曾在50多年前预言,人们可以通过触摸按钮的方式改变天花板和墙壁的背景颜色,普通的玻璃将被时代所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可以帮助人们抵御强烈紫外线的特殊玻璃。如今,这一预言已经成为现实。这表明
①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
③意识活动因其主动创造性而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
④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文学的力量强大到,使人足不出户就能够了解世界另外一端人们的想法。文学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消弭成见和误解”。对这一观点的正确解读应该是
①文学能反映一国的思想文化和思维方式
②文学是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重要桥梁
③文学可以代替实践成为文化产生的源泉
④文学交流有利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趋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慕课”(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其课裎动辄上万人;第一个“O”代表Open(开放),凡是想学习的,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二个“0”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不受时空限制;“C”代表Couise(课程)。慕课的出现及发展表明,现代信息技术
①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主要途径
③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④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