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人认为,目前中国“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大多依靠“用免费拉人气、用刷单求上位、用低价抢市场、用爆款搏利润”,忽略了技术和质量这个根本,而制造业更需要踏实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其实,“互联网+”与传统的“工匠精神”并不矛盾,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生产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而且能够拉近用户和制造商的距离。从用户的需求、体验出发,继而提升技术水平和精准程度,产品的功能和质量都有可能跨出一大步。真正的融合不是彻底的取代或颠覆,而是在冲击和适应的过程中彼此影响、各取所需、取长补短,最终实现相互的促进和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制造业企业如何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坚持“工匠精神”。
2016年,国企改革将沿着国资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混合所有制、完善国企薪酬激励、加快国企兼并重组四大改革重点推进。具体而言,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将在国企分类监管、权力清单等领域突破;推进混合所有制发展,主要是通过股权换机制,通过股权结构不断优化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国企薪酬体系、激励机制改革有望加速推进,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等文件有望快速出台,且“力度超出预期,值得市场期待,其中员工持股比例有望超预期”;国企兼并重组指向国企“提质增效升级”等发展方向……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国有企业改革措施的经济意义。
“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下列能够产生“挤进效应”的举措有
①发展公共事业,改善投资环境
②降低税率,加大财政补贴
③国家增发纸币,加快货币流通
④下调利率,减少居民储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下列措施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情况的是
①发挥财政促进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
②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
③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④增加企业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卡尔多•希克斯改进”是一个描述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状态的经济模型。其特点是,在一种变革中,获益者得到的利益足以弥补利益受损失者的损失。他要求一项经济政策能够从长远提高全社会的效率。下列符合“卡多尔•希克斯改进”的是
①国家扩大营改增范围,财政收入有所减少,但部分企业经济效益因此提高
②市政府向社会购买养老服务,政府收入减少,但社会公益事业得到更好发展
③国家完善初次分配中个人所得税制,中低收入者收入增加,但高收入者缴税增多
④某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企业近期利润可减少,但劳动者收入可能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提升产品竞争力形成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供给,以此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现阶段,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在通过
①鼓励企业创新来促进经济发展
②促进淘汰落后产能来促进经济发展
③提高企业税费来促进经济发展
④扩大投资、鼓励消费来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