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三农”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2015年1月22日至23日,中央农村工作...

“三农”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2015年1月22日至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讨论稿)》。

材料一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人的新农村”,凸显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更高要求。为此,政府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养老、教育、医疗等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让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妇女有依靠有保障;完善农村交通、邮电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建设农村生态文明。

(1)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建设“人的新农村”应如何发挥财政的作用?

材料二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任重而道远,面临着诸多挑战:

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广种薄收、高投入低产出、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超小规模生产等粗放式经营方式仍普遍存在;农药、化肥的长期过度使用使土壤农药残留问题日趋严重,土壤成分、结构遭到破坏,饮用水源、水产养殖等遭受污染,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2)结合材料,运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为迎接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促进农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1)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推进“人的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②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推进“人的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交通、邮电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建设农村生态文明。 (2)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创新道路,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农业发展新动力。 ③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改变我国农业粗放式经营方式,把推动农业发展的立足点转到质量和效益上来,使农业发展更多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农民素质提高驱动。 ④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着力推进农业的绿色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解析】 (1)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首先要调动知识,财政是国家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考生结合材料分析即可。推进“人的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的投入,体现了财政促进社会公平;完善农村交通、邮电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体现了财政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2)本题知识指向明确,要求考生运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为迎接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促进农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强调了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问题是“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投入低产出、农药残留问题日趋严重、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强”,对此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着力推进农业的绿色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考点:财政的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名师点晴】 回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个常用角度: 1.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3.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4.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5.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程,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6.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实施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5年11月24日中国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被视为“拉开了中国供给侧改革的大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产能利用率在国际上一般衡量标准为超过80%至85%为比较合理,小于75%为产能严重过剩

材料二:2015年的“双十一”,进口美妆再度刷新成交记录;中国人在日本抢购电饭煲、马桶盖被世界议论;长期以来,苹果手机“霸占”中国消费市场令国产手机眼热进而奋起直追……国内消费增速拾级而下,但中国居民不惜重金、舍近求远在海外疯狂扫货,追捧国外产品。

材料三: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长动力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强调扩大需求,到抓住供给侧做文章,是中国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改善供给品质,创造新供给、培育新需求;就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盘活过剩产能沉淀的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让生产要素从低效率领域转移到高效率领域,从已经过剩的产业转移到有市场需求的产业,进而实现资源优化再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降低企业税费,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松绑等多项举措化解产能过剩顽疾、提高产能水平,重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

(1)材料一与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意义

 

查看答案

材料一库兹涅茨曲线揭示了人均收入水平与分配公平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收入不平等现象更严重,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收入不公平现象会有所好转。

材料二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7.4%,比去年同期有所回落;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去年同期,达到8. 2%,比GDP增速高0.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分配中占的比重有所提高.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居民收入不断增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提供信息,请在图中G点后画出这一变化趋势曲线,指出维护公平的意义

(2)运用“收入与分配”知识谈谈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原因。

 

查看答案

2014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96亿美元,居世界首位。对外直接投资1029亿美元,与利用外资并驾齐驱。这表明我国 

①保持了进出口贸易平衡,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②可以主导国际金融市场,充分发挥经济的比较优势

③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取得了重大成就

④在经济发展中能够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优化资源配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新型城镇化应坚持优化布局、集约高效、生态文明、绿色低碳,努力实现城镇化与环保双赢。让长期超负荷的城镇内河水体、大气环境得到休养生息,提高城镇生态产品、环境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从一家企业来看,有利于促进生态和谐的举措有 

①制定并执行“三废”奉行行业规范

②加快技术创新,减少能源消耗

③实施绿色消费,在生活中减少污染排放

④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属于政府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是 

A.各级政府贯彻执行《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

B.2014年10月31日,国家工商总局召集10家电商企业进行约谈

C.2015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

D.2015年2月10日,国家发改委依法对高通公司处以人民币60. 88亿元罚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