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加大创新驱动力度,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上述政策的哲学依据是
①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②应当扬弃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④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和动力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引用了《孟子·藤文公上》中的名句:“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下列选项与该名句所蕴含的哲理相符的是
①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②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④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2015年6月18日,沪昆高铁贵州东段正式开通,全线开通后,途径上海、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等6省市,6省市顺应高铁带来的契机,共同建设旅游文化走廊,谋划沿线经济布局,推进区域旅游与金融融合发展。材料告诉我们
①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规律,使之为人类服务
②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③要统筹全局,寻求最优目标
④要注重系统内部的结构优化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9月3日是中国第二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使全国人民广泛参与中央及各地区各部门举行的纪念活动,国务院规定:2015年9月3日全国放假1天,同时要求:放假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这说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②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求同存异。该观点
①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和谬误是不容混淆的
②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正确的,真理是相对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③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影响人的认识观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沃森是IBM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作为电脑医生,沃森每秒可以处理500GB的数据、诊断准确率高且不用休息。但行医远远不是处理数据这么简单,病人和家属的情绪抚慰、实践中细微差别的把握,无论那一点都离不开人类的医生,这说明
①人工智能是人脑的延伸,某些功能上是可以替代人类的
②人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人工智能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③人工智能虽然也有意识,但却不如人类的情感丰富细腻
④意识是人脑特有的功能,人工智能始终不具有独立意识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