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上》首发后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对雾霾治理的空前关注,...

材料一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上》首发后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对雾霾治理的空前关注,无论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应意识到“同呼吸,共责任”的事实。治理雾霾,每个公民都应勇于成为责任主体。公民治理,既包括良好环保习惯的养成,也意味着对于环保的积极参与,个人环境意识越强,企业的外部监督就越大,政府治污能力也就越强。

材料二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如何解决资源、环保成为近年来“两会”代表、委员重点讨论的内容。不少网站开设专栏,让公众参与讨论,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部分公众的观点还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

(1)结合材料一,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如何理解“治理雾霾,每个公民都应勇于成为责任主体。”

(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何积极意义?

 

(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公民应该以主人翁态度参与到治理环境中。 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公民在享受优美环境的同时,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③公民坚持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公民在享受生态文明的同时,必须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④公民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参与民主决策,为解决雾霾难题出谋划策,贡献自己智慧。 ⑤敢于同无视环境污染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采用合法方式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2)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间,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解析】 (1)本题考查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如何理解“治理雾霾,每个公民都应勇于成为责任主体”,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在“公民的政治生活”中,关于公民“怎么做”的知识主要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中坚持的原则、公民的政治参与、有序的政治参与。结合材料中“无论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应意识到‘同呼吸,共责任’的事实”“提高公众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公民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为政府献计献策”“并以实际行动投入到防治雾霾的治理、监督活动之中”,可从依法行使监督权、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中坚持的原则、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有序的政治参与、提高政治素养和政治参与能力等角度组织答案。 (2)本题考查公民行使民主决策的意义,是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意义类主观题的回答一般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的句型表达。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从决策者角度: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从公民角度: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考点定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中坚持的原则、有序的政治参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解题方法】“意义、影响类”主观性试题题型之探究 政治高考命题坚持能力立意这一指导思想,其主观性试题突出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纲规定“四种能力”)。在高考中,对于主观性试题,学生往往能答但得分不高,甚至有些是无从下手,这严重影响考试时间和成绩。为此,展开政治主观性试题题型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纵观文综政治学科高考主观性试题,其设问大致可分为八种类型:体现型、反映型、原因型、措施型、意义型、认识型、启示型和依据型。而意义型试题则是常考题型,历来被高考命题者所青睐。 一、题型的特点 意义型题主要是给出一定的背景材料,要求学生对材料中所呈现的事件、采取的措施或提出的方案等所具有的意义或影响做出具体分析。它常以“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意义”、“重要性”、“作用”、“积极影响”或“用…说明…意义”等形式为设问方式。此类试题,虽然容易判断,审题难度相对较小,但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整合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等能力,因而答题的难度比较大。 二、解题思路与方法 1.明确思路,把握步骤 思路是答题的先导。做意义题先要明确其答题思路:首先,要注意题目的设问要求,进行知识定位,明确此题考查的知识范围。其次,要紧紧结合所学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把握好意义内容的层次和角度(影响型设问还要分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第三,确定答题关键词,回答意义类试题要选择好恰当的关键词说明。关键词主要依据教材语言,但有时也要有材料语言和时政语言(党和国家提出的最新精神)。最后,组织答案,规范答题。 以上思路(四环节)也是把握这类题型一般解题步骤,即做到:明确主客体、界定范围、找准角度、规范做答。 2.方法指导,殊途同归 思路明确了,但做好问题与材料之间的分析,找到解题的切入口,这是解答好意义类题的关键。不同的试题呈现不同的背景材料,其设问的“意义”形式也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运用具体而有意义的方法,把握好解题的切入口去分析、解决问题,将材料、设问要求、教材知识点有机结合,做到“因题制宜”,从而达到教材与材料、要点与问题的相互统一。抓住意义类题型解题切入口常用的方法有:回归教材法、材料分析法、角度分析法、明确对象法、范围分析法、性质分析法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邓小平明确指出,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巩固人民的政权,是正义的事情,没有什么输理的地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要求,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从政治生活角度,简述我国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依据。

 

查看答案

政府的权威,从根本上讲是由_______决定的

A.政府形象    B.政府业绩    C.政府的性质    D.国家性质

 

查看答案

某市探索创造的“平安协会”群防群治组织形式,在推进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实践中,整合了社会资源,维护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社会和谐,保障了人民安居乐业。这对政府的启示是

A.转变政府职能,把社会管理权力下放给基层自治组织

B.协调社会关系、消除社会矛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

C.履行政治职能,主要运用行政手段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D.在管理与服务中,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查看答案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①意味着政府权力行使范围受到限制

②可以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③是区分有无威信政府的标志

④是依法治国的要求和建设法治政府的体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某市政府为克服各部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幅度过大带来的问题,将行政处罚权依法细化,交细化后的标准向社会公布,接受市民监督。这项措施

A.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表达权,扩大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B.限制了政府的行政决策权,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参与权

C.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D.增加了政府工作的公开度,扩大了人民群众的监督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