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4年12月19日,国家统计局依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2013国内生产总...

2014年12月19日,国家统计局依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2013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修订: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88019亿元,比初步核算增加19174亿元。这告诉我们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②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解析】“国家统计局依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2013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修订: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88019亿元,比初步核算增加19174亿元”,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因此题肢①④正确。题肢②③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 【名师点睛】“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由于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

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②时间与认识的关系

③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④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是因为坚持了

A.矛盾观点               B.实践观点            

C.物质观点              D.群众观点

 

查看答案

针对某地如何全面深化改革,甲认为:要继续加大“腾笼换鸟”力度,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也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乙认为: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新一轮“腾笼换鸟”计划中应重点推进扩大开放。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的合理之处在于用了综合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                        

②乙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③甲、乙的观点的差异根源于各自所处的立场不同             

④“腾笼换鸟”应该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近日,中国青年报通过移动终端调查和问卷网对214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受访者心中,20.2%的受访者仍经常阅读经典名著,此外有近8成的受访者不喜欢阅读经典著作而选择其它。这说明

①不同受访者对经典的不同看法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对同一行为产生不一样看法表明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

③这一调查结果说明价值判断往往因人而异             

④不喜欢阅读经典著作的受访者犯了主观唯心主义错误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此事,先有此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