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首次从立法上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法律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法律修订提上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改革目标和要求。2015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草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5年8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决定》,自2015年10月1曰起施行。
结合材料和政治知识,分析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科技立法中是如何履职的?
中国地蔑台网自动测定:02月16日12时04分在台湾高雄市附近(北纬23.18度,东经120.68度)发生4.7级左右地震,最终结果以正式速报为准。材料佐证了( )
①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④物质的运动决定人类社会的产生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读下图“山上的空气”:空气是按人分配的,山上人少,空气也少。据图我们可知( )
①图片中的文字缺乏科学依据,违背了唯物主义
②蕴含诡辩思想是无法指导实践的
③规律是客观的,必须按规律办事
④主人公秉承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
2015年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保留了 2004年守则中仍具时代价值、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如热爱祖国、诚实守信等。增加了新时期学生成长发展中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如文明绿色上网等。从方法论看,守则的修订( )
①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坚持了解放思想与突破规律相结合
③坚持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望梅止渴:心灵手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上述的观点各体现了( )
A.形而上学的观点,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客观唯心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
B.运动具有绝对性,客观唯心主义,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
C.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客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观点,运动具有绝对性
D.形而上学的观点,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运动具有绝对性,客观唯心主义
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日:“愿有所息。”仲尼日:“生无所息:从哲学角度看下列选项与仲尼观点相近的是( )
①“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
②“流水不腐I户枢不蠢,动也。”
③“凡以(可)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④“世间万物,变动不惊,明者因时而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