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 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单靠量化宽松政策难以解决制约...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 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单靠量化宽松政策难以解决制约增长的结构性障碍,且可能带来负外部效应,着眼点还是要放在做强实体经济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①双创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模式的创新,推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②双创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③单靠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带来的负外部效应,表明社会意识独立于社会存在  

④做强实体经济是基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解析】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做强实体经济有利于提高物质生产活动的能力和水平,推动社会发展,故④符合题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说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故②符合题意。①错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③错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存在而发展。 考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名师点睛】如何区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①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实际能力,由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三个实体性要素构成。 ②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 ③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及其矛盾运动。 ④经济基础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即所有制形式、交换形式、分配形式的总和。 ⑤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福建省宁德市发扬弱鸟先飞和滴水穿石精神,坚持以薄弱村为主战场,以贫困和低收入人口为重点,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经过不懈努力,贫困地区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创立了扶贫开发的宁德模式。这表明扶贫工作必须

①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扶贫规律          

②重视量的积累,逐步摆脱贫困

③坚持辩证否定,抛弃传统观念          

④分析具体问题,实施精准扶贫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周国平,善以哲学家的洞察力来思考生活、揭示真谛。他常用一句话勉励自己:“把弱点当作根据地。”人皆有弱点,人生皆有缺憾,正是在对弱点的宽容和对缺憾的接受中,人才能幸福地生活。“把弱点当作根据地”蕴含的哲理是(   )

①承认人生会有坎坷,但对未来生活要充满信心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促进矛盾双方的转变

③不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就不可能解决缺憾问题

④没有渐进的量的积累,任何质变都不可能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引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这与2015年11月召开的G20、APEC两个峰会主题不谋而合。“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发展理念及两个峰会上的中国看法、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备受各方关注说明:

A.科学的发展理念来自于破解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难题的实践中

B.中国看法、主张、方案的精髓寓于各国发展理念的普遍性中

C.认识的真理性随着认可人数增多、影响力增强而最终被确认

D.中国与各国面对的发展挑战及化解之道相互联结、相互贯通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与漫画(图中文字:希望如火,失望如烟,生活一边点着火,一边冒着烟)反映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       

B.世人闻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C.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D.万物必有成衰,万事必有张弛

 

查看答案

加强供给侧改革,增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必须化解过剩产能,这就需要重点解决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光伏等行业存在的严重产能过剩问题。这是因为: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基础

②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④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