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种人,看到一片树叶,最喜欢说:啊!这里有一棵树,你看不见吗?而...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种人,看到一片树叶,最喜欢说:啊!这里有一棵树,你看不见吗?而他看到了一棵树,又会说:树后边就是大片的森林啊,你也看不见吗?当他走到森林边看到了一丛灌木,则会蹲在灌木丛里说:这片森林怎么都是灌木啊?真没意思呀!从哲学的角度看,下列观点与此一致的是

①存在即被感知            ②绝对理念是世界的本原

③气者理之依也            ④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解析】材料中的人过于依赖于自己的主观判断和感觉,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偏概全,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体现,故①④符合题意。②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③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均与题意不符。 考点: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名师点睛】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王守仁:心外无物。 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笛卡儿:我思故我在。 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 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哲学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事后诸葛亮”;但它一旦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成为“事前诸葛亮”。哲学要成为“事前诸葛亮”,就必须

①正确地反映自然界和社会的变化发展    

②在具体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与总结

③如实反映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     

④成为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一部分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一直是牵动各方神经的敏感问题。中国外交白皮书指出,针对菲律宾挑起黄岩岛事件、越南通过含有侵犯中国西沙和南沙群岛主权条款的《越南海洋法》、日本政府非法“购买”钓鱼岛等事态,中国迅速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坚定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显示了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坚定意志、决心,争取了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坚定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政治生活依据

 

查看答案

前任失误,继任买单?为了构建规范用权长效机制,山西省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需要公众参与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应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可采取座谈、听证、问卷、走访等方式,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等意见,征求期限一般不少于15日。山西省还将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以“谁决策、谁负责”为原则,对重大行政决策严重失误或超越法定权限、违反规定程序作出决策,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等情况依法追究责任。

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政府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查看答案

2016年3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方案》指出,公民科学素质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要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激发大众创业创新的热情和潜力,为创新驱动发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伟大胜利筑牢公民科学素质基础。《方案》还提出,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由2015年的6.2%提升到10%以上。

从政治生活角度,简要说明国务院出台《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十三五”时期(2016——2020)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出台,经过了一系列法定程序,请简要说明其政治生活依据。

 

法定程序

政治生活依据

1

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示例: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

国务院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

3

向社会征求“纲要(草案)”的意见和建议

4

向全国政协征求“纲要(草案)”的意见和建议

5

将“纲要(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并通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