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3年,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

2013年,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

“一带一路”是开放的,源于古丝绸之路但不限于古丝绸之路,在地域范围上东牵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是穿越非洲、环连亚欧的广阔“朋友圈”,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添加进入“朋友圈”。

“一带一路”优势互补、前景美好。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等也存在较大差异,但契合度高,优势互补。只要沿线各国和衷共济,发挥比较优势,就一定能够谱写“一带一路”建设的新篇章,形成共享共赢的良好局面。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一带一路”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2)“一带一路”文化先行。如果要拍摄一部宣传中国文化的宣传片,请你设计其中的两个画面,并简述理由。(例画面:京剧表演;理由: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传统文艺的重要内容。)

 

(1)①联系是普遍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带一路”是开放的,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添加进入“朋友圈”,体现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发展是普遍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带一路”前景美好,一定能够谱写“一带一路”建设的新篇章,体现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带一路”优势互补,沿线国家经济存在较大差距,发挥比较优势,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从汉字、史书典籍,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春节、中秋节,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解析】 (1)设问限定了答题的知识范围,要求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一带一路”给我们的哲学启示。答题时要明确知识范围,唯物辩证法包括联系、发展、矛盾和辩证否定观,结合材料,从材料中提取答题要点,从联系是普遍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是普遍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面分析说明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设问要求如果要拍摄一部宣传中国文化的宣传片,请你设计其中的两个画面,并简述理由。答题时要联系文化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并给出相对应的理论依据。答题时从汉字、史书典籍,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春节、中秋节,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等方面分析。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文化多样性,联系普遍性,发展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等 【解题指导】“启示类”﹑“措施类”主观题解题方法简析 高考政治主观题多是大背景、小切口、重在考察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迁移知识的能力、联系实际的能力、描述论证的能力。要达到培养和提高上述能力的目标,最根本的应对策略就是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注重研究性的学习,研究和积累各类题型的命题规律和解答技巧,以期在解题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以“启示类”﹑“措施类”题为例,简单分析此类题的特点及解题方法,以供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参考。 一、题型特点: "启示类"的设问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文化生活、政治学的启示等等。“措施类”题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引导语来设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合理化建议。 此类试题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设问的限制性和指向性,就是给定了主体是谁,问应该怎么办。如:党、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2.设问本身具有发散性和开放性,就是材料没有指出具体的对象。例如:你认为该怎么做?怎样做到?应该如何做?从中有什么启示等等。 二、解题策略和方法 在解题过程中要把握以下五个基本原则:一要看清要求,读懂题意,二要围绕设问,回归教材,三要多角度思考,思维发散,四要多种方法并用,五要逻辑严谨,恰当使用学科语言。 “启示型”的解题方法 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从材料、设问的关键词和材料呈现的措施中去感悟;在对所给的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提炼的基础上,从经济学、哲学、文化生活、政治学的角度去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能这样做、不这样做有什么危害的依据是什么,然后再推论出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发展,1978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是新形势下坚持和调整完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重大举措。实施全面两孩政策,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条件已经具备。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我国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必然性。

 

查看答案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栋梁。

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更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郑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对否认英雄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

 

查看答案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继《汉语听写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推出又一档大型文化节目。这档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在电视和网络上不断热播,在广大观众中引发了强烈反响。有网友感慨:“不知唐诗宋词,焉知中文之美?古代经典诗词真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微博上,关于《中国诗词大会》的话题也在不断刷屏:“北大工科才女、制造康复机器人的陈更原来参加过很多文化类节目,这个博士好厉害。”“不管是老师还是选手还是主持人,对于古诗词都是出口成章,看来我要好好学习古诗词了。”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热播的原因所在。

 

查看答案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他身旁……”这首播放在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里的歌曲,描述的是到贵州边远山区支教遇难的武汉大学生赵小婷的感人事迹,她用生命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由此可见

①人的生命真正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为社会的奉献

②志愿者精神不会随着人类的离去而消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③在生活中坚持正确的价值选择就可以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④坚定正确的人生信念能帮助我们在平凡的事业中做出不平凡事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多种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艾叶还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食材,最典型的莫过于盛行在两广及湘、黔部分地区的民间美食艾叶粑粑。艾叶既可以是药物,也可以是美食,这说明:

①人们能够利用艾叶的客观属性来满足自身的不同需要

②艾叶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从而呈现出不同的效用

③人们可以借助实践活动改变艾叶的状态使其得到合理利用

④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改变艾叶的特性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功能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