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5年“五一”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系列报道《大国工匠》,深入挖掘高风林等八位...

2015年“五一”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系列报道《大国工匠》,深入挖掘高风林等八位行业顶级技工的典型故事,歌颂“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劳动者。

高风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特级技师,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中国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焊接工艺专家,先后攻克96项航天领域焊接技术难关,为“神五”至“神十”的成功发射做出了竞出贡献。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十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时间允许的误差。否则会瞬间被烧穿或是被漏焊,将造成数百万元的经济损失。35年来,从高质量的操作,到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再到创新生产工艺,高凰林不断攀越焊接技术的高峰。高凤林三十五年的品质坚守,诠释了大国工匠的精神实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高速增长、雄冠垒球,但高能耗、低技术、低创新、低附加值让“中国制造”难以真正扬眉吐气。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中国制造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我们需要弘扬工匠精神,带动我国制造业发展,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依据。

 

(1)①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弘扬工匠精神是提高民族综合素质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工匠精神推动劳动者和企业树立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生产优质产品,是助推制造业升级的精神动力。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弘扬工匠精神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增强劳动者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回答“培育工匠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精神的要求”可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设问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依据。答题时要明确知识范围,围绕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抓住题目关键词,侧重于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依据,答题时要结合材料,选准角度,从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分析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实质,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地积极探索“街坊共治”,构建政府---街道---社区---街坊四级治理结构。该地将社区划分为若干街坊,分别成立文明促进会,履行公共服务、信息收集和引导共治等基本职能。“街坊共治”的作用在于:

①促进了城市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化  

②承接了政府移交的公共服务职能

③完善了基层民主自治的制度体系  

④增强了居民自我管理的主动意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6年1月23日至24日召开的全国信访局长会议指出,2015年全国信访总量,进京访数量和集体访个数量均出现下降,网上信访比例继续上升。国家信访局负责人在新闻媒体座谈会上表示,国家信访局将加大曝光力度,一方面对决策不当、不作为、乱作为、损害群众利益的进行曝光,另一方面也要曝光滋事闹访的违法行为,这表明:

①网上信访在公民民主监督中发挥独特作用   

②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行使监督权效率提高

③公民要有序使用宪法与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④国家机关为公民信访举报创设了便利渠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6年2月26日,按照刚实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新任命的6名国家工作人员,右手举拳,左手按在宪法上,宣誓忠于宪法。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意在:

①维护宪法权威,落实依法治国    ②弘扬宪法精神,保障人民民主

③恪守宪法原则,坚持从严治党    ④履行宪法使命,保障自身权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今明两年,全国省市县乡人民代表大会要陆续换届。两会期间习近平强调,要深刻吸取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和四川南充拉票贿选案的教训,以“零容忍”的政治态度、规范严谨的法定程序、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严肃认真的纪律要求,坚决杜绝此类现象发生。可见,要做好换届工作,必须

①切实保护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②遵守宪法、法律、规则和程序

③用等额选举逐步取代差额选举  

④提高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水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一份来自Z市九中几名同学的微议案被带上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引起了热议。针对全国高考录取分数和比例不公平的问题,几名中学生提出全国应“同分同权”,改变学生因地域不公平受到不公平待遇的状况。此微议案(  )

①体现了公民正当的利益诉求,保障了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

②折射出我国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③以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力式,使公民的表达权和参与权得到尊重

④坚持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体现出公民依法享有公平受教育的权利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