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这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说明了:
①中医药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使用文化
③中医药学是尚未充分开发的宝库
④中医药学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的精神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推动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这体现了:
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
②有创意的文化产品必然会有较好的市场
③文化相对独立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④文化生产力在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故宫日历》通过大量故宫藏品图片,让普通民众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千年风景:节气、物候、时令要素的增加,也让现代人重新感受传统文化之美。2016年的日历发行仅一个月就占据了各大书店和电商图书销售榜前列。《故宫日历》:
①提高了文物收藏价值,保障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②弘扬了民族精神,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③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滋养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④把握了市场脉搏,激发了人们的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我只怕盛宴易散,良会难逢”“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英国的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里,中国的汤显祖在《牡丹亭》中,都曾发出韶华易逝的感叹。在两位戏剧巨匠逝世400周年之际,国家大剧院特别策划了“莎士比亚 遇见汤显祖”系列演出活动,广受好评。这一活动启示我们:
①中英戏剧文化应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②要占领文化发展制高点,提高文化软实力
③应通过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经典文化的价值远高于流行文化的价值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舒马特、施耐德、施密特、穆勒、施泰因曼......这些常见的德国姓氏在德语里都代表一门手艺:制鞋匠、裁缝、铁匠、磨坊主、石匠。老师傅带几个学徒做手艺曾是德国人的职业常态,如今工业化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艺人”的基本精神没有变。人们常常用“严谨”“认真”等字眼形容德国人,认为这种性格塑造了德国特色的制造业,其实德国人也在进行“德国制造”的过程中被重塑。可见:
①中德两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②精良的德国制造取决于严谨认真的德国文化
③德国姓氏文化中包含着传承至今的精神基因
④工匠精神影响着德国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习近平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下列说法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与这一论述相符的是:
①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④天人合一,民胞物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