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曰:“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相同的是
①“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④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影响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今天,科学发展观提出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思想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可见
A.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C.哲学能够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哲学能够使我们正确对待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歌曲《六尺巷》亮相2016猴年央视春晚,受到观众好评,掀起了一股对六尺巷的关注和探访热潮。这反映了
①人们对传统美德的守望
②传统美德引领文化发展方向
③中华传统美德历久弥新
④人们的文化需求日趋多元化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被称为“不灭的蜡烛、不倒的脊梁”的感动中国人物莫振高,在广西都安高中任教三十多年,埋头苦干,用微薄的工资资助了300名贫困生,并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帮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这对我们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启示是
①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积极传播文明风尚
②提高辨别文化眼力,坚决取缔落后文化
③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夯实民族振兴基石
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勇于担当甘于奉献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踏上旅程,享受难得的放松。然而,随着大量国内游客涌入旅游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一些诸如损坏旅游设施、随手题刻等不文明行为不断“输出”,这些行为实在令人尴尬。微博热议、媒体讨论中,惭愧、耻辱的情绪,谴责、反省的主调,也让人看到整个社会对文明素质的强烈吁求。对此,我们应当做到
①积极推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华文化
②加强文化自省自觉,在自我砥砺中走向文化自强
③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维护国家的荣誉
④全面继承好传统道德准则和处世伦理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15年10月19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提出,完善文艺作品推介传播等环节的评估标准,把票房收入、收视率、收听率、点击率、发行量等量化指标,与专家评价和群众认可统一起来,推动文艺健康发展。这一措施
①有助于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②强调了文艺创作要倡导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
③强调了文艺创作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④强调了文艺创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