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踏上旅程,享受难得的放松。然而,随着大量国内游客涌入旅游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一些诸如损坏旅游设施、随手题刻等不文明行为不断“输出”,这些行为实在令人尴尬。微博热议、媒体讨论中,惭愧、耻辱的情绪,谴责、反省的主调,也让人看到整个社会对文明素质的强烈吁求。对此,我们应当做到
①积极推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华文化
②加强文化自省自觉,在自我砥砺中走向文化自强
③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维护国家的荣誉
④全面继承好传统道德准则和处世伦理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15年10月19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提出,完善文艺作品推介传播等环节的评估标准,把票房收入、收视率、收听率、点击率、发行量等量化指标,与专家评价和群众认可统一起来,推动文艺健康发展。这一措施
①有助于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②强调了文艺创作要倡导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
③强调了文艺创作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④强调了文艺创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幅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④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15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系列节目,聚焦我国正在遗失的方言、工匠、地名、民间艺术、职业等七个领域。以人文视角呈现文化流变,以“广播纪录片”的形式雕刻文化印记。这一节目的推出有助于
①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自觉
②奏响主旋律,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③提高听众辨别能力,区分先进与落后文化
④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5年9月4日,央视制作并播放的《开学第一课》以“英雄不朽”为核心主题。英雄,激发的是向上的力量,指引的是人生的航向。认同英雄,就是认同正确的价值观;追随英雄,就是追随真善美;颂扬英雄,就是颂扬正能量。认同、追随和颂扬英雄是
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
②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③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随着电视剧《芈月传》的热播,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的芈姓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剧中出现的一些生僻字也引发人们的关注。中华姓氏文化可谓浩瀚无垠,颇为壮观。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年深月久的历史的和极为丰富的故事。这表明
①中华姓氏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②中华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姓氏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④姓氏是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