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国家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考验与挑战也无处不在。坚持和发展...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国家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考验与挑战也无处不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中国经济总体上是安全的,但也面临着风险,如我国对西方发达市场体系形成不对称依赖,不断加深了我国自然资源、市场、技术的对外依赖程度,庞大国际热钱无序流动威胁我国经济安全;国际贸易摩擦对我国进出口贸易造成严重影响,跨国并购和金融风险等不断挑战我国的经济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进一步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任何个人或组织胆敢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窃取国家秘密,国家安全机关将绝不手软,坚决打击。 

材料二与国际市场接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建立现代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在发展对外关系的过程中,我国屡屡遇到各种障碍,有对我国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质疑声音,有基于贸易保护主义的恶意抵制,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带来的摩擦与冲突,也有基于中国“威胁论”的无端诋毁......但是,重重障碍不能阻挡我们对外开放的步伐。

(1)国家安全就像空气和水,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怎样共建安全中国呢,请贡献出你的政治智慧?

(2)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应对材料二中的问题?

 

(1)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我国政府切实履行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完善立法、履行职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 (2)国家利益是一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进国际新秩序的建立,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③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化解中国“威胁论”。 ④国际竞争的实际是综合国力的较量,要提高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解析】 (1)本题并未限定答题所用知识的具体范围,设问指向怎样共建安全中国,请贡献出你的政治智慧,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本题的解答需要学生认真分析设问中的要求,以从中获得作答的相关信息。本题设问中“政治智慧”一词,启示学生应从政治生活角度去思考;本题设问中“国家安全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启示学生应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共建安全中国。解答本题学生可从公民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人大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立法、政府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应履行的职能、党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领导地位、民族关系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以及我国的外交政策等方面去综合分析。 (2)本题考查“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设问指向我国应如何应对材料二中的问题,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国际社会的成员、国家利益、当今时代的主题、多极化趋势、我国的外交政策;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具体的做法。 【考点定位】公民的政治参与、政府的职能、人大的职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国家利益、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的外交政策、国际竞争的实质 【答题模板】公民理论或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理论 1.公民为什么要做某事?或为什么要自觉参与某事?或做某事的依据? (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的地位: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3)公民享有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4)重要性: ①对公民:有利于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 ②对国家或社会: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现代化各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1)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基础和准则:。 ①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②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2)要遵循三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3)四种途径和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 (4)要正确处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提高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 3.公民政治参与基本原则的具体要求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①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③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的制裁。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①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②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①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②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未来时代,数据无所不在,网络无所不至。借助宽带提升信息消费水平,实现互联互通、整合创新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信息消费处于托速发展时期,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网络基础设施有待提升,信息消费结构中“重娱乐型消费,轻生产型消费”的倾向严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材料二:目前中国已进入城镇化高速发展期,也进入城镇化关键期。城镇化的目的是造福百姓,而城镇化实际上是一个过程,在社会保障上,农民应获得城市市民应有的社会保障;在心理上,社会要创造宽松的环境,让农民融入城市生活。因而,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要实现农民的“市民化”,让农民逐步融入城镇。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如何推动农民“市民化”。

 

查看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指出,双方坚定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原则和宗旨,愿为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作出贡献。材料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是

①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就是合作           

②中国积极履行肩负的国际义务  

③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④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倡议举办公开辩论会,将辩论会的主题定位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史为鉴,重申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坚定承诺”,引起会员国的共鸣。中方确定这一主题是基于 

A.《联合国宪章》在当代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B.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定性力量  

C.促进世界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D.中国是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查看答案

中华民族的历史,不仅记录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文功武略,也传扬着松赞干布、成吉思汗、努尔哈赤的旷古传奇。在我们薪火相传的记忆中,既有胡服骑射、关山飞渡,又有苏武牧羊、昭君出塞。中华民族的历史,为我们揭示了这样一条规律: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睦是繁荣昌盛的基础,和则两利,分则俱伤。这说明

①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

②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国家和人民之福

③必须十分珍惜和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④符合我国民族分布特点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历史形成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近段时间,全国各地陆续开展群众路线专题教育民主生活会,他们敞开思想、坦诚相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高了密切联系群众的自觉性。密切联系群众是  

①党具备执政资格和执政能力的前提      

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③党担负起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          

④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