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从创新的定义可以推断出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工作的基本要求
②意识不同,实践结果的性质就会不同
③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正确的反映
④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④不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是指导人类解放的强大精神武器
③是对自然科学成果的正确概括和总结
④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科学理论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过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随着环境污染的进一步加剧,“转变”“创新”“低碳”三个关键词频频出现,这似乎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启、一种新的价值观的产生。新的价值观不仅包含着新的资本与技术,更意味着新的人文科学与新的伦理哲学的崛起。这表明
①哲学思想是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哲学都能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③哲学思想直接蕴含在具体的生活领域中
④哲学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住时代的脉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提升消费品品质,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它代表着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取向,一丝不苟、不走捷径的态度,以及对工匠职业本身的敬畏和信仰。其核心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重拾缺失的工匠精神,对推动中国经济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升级,使“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工匠精神在推动“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中的作用。
(2)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相关知识,从个人的层面,说明如何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3)请以“发扬光大工匠精神”为主题,设计两句公益广告词(每句广告词不超过14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