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5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立足国情,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要坚持集约发展,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要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
(1)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关于做好城市工作的措施的正确性。
材料二:2015年7月,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超级射电望远镜(英文简称:FAST)开始进行建设。为了给“天眼”找到一个合适的“眼窝”,科学家经过反复踏勘筛选,最终在贵州平塘县找到了“大窝幽’。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天然地貌,保证了望远镜不受雨水侵蚀,远离人类的极其宁静的自然环境也使其少受无线电干扰。
FAST口径有500米,其主反射面由近460000块三角形单元拼接而成,其设计采用轻型索拖动馈源支撑技术,在实时控制下形成瞬时300米口径抛物面。FAST在建设中大量使用非标准的工业模块,推动了中国装备制造能力的跃升。FAST有望在2016年建成,成为世界级射电天文研究中心,在未来20年内保持世界一流水平。建成后的“天眼”将在日地环境研究、搜寻地外文明、国防建设、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会成为科普旅游文化园和国际射电天文旅游目的地。
(2)与自在事物的联系不同,“天眼”实现的是一种什么联系?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这种联系的客观性。
网上“抢红包”使2016年的春节有了别样的年味。但有的人因忙于抢红包而忽视了与家人的交流,甚至患上了一眼症、青光眼等疾病。这表明
①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体
②任何事物都具有对立统一的优点和缺点
③要坚持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办事情
④人为事物具有“人化”的特点,因而不具客观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谷歌正在设计一种纳米磁性粒子,即纳米机器人。研制成功后,人们就医时就不再需要医生给你打针吃药,而是在血液里植入纳米机器人,直接释放药物杀灭病毒;人们还可以将纳米机器人当作媒介,连接人脑神经系统和外界网络系统,为开发人脑智力和潜力带来革命性变化。由此可见
①机器人将代替人类从事精准的实践活动
②人类创造的认识工具可以延伸人的认识器官
③人类可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④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百年前,爱因斯坦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家发现引力波存在的间接证据。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第一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这为人类揭开宇宙的奥秘打开了全新窗口。人们对引力波的探索过程表明
A. 获得真理需要经过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的过程
B. 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追求真理性认识是永不现实的过程
C. 认识是一个不断通过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D.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和意识的选择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传统饮食养生学特别强调天人相应、调补阴阳和审因用堵的观点,在营养保健学方面独具特色。例如,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人群适量地多吃一些辛辣食物,对驭除寒湿有益,而辛辣食物并不适于生活在千燥环境中的人群,所以说各地区的饮食习惯常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从辩证法的角度看,这一认识强调
①食物在不同的联系中会呈现出不同的具体特性和功能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饮食习惯
③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特殊的饮食规律
④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要在共性中把握不同的饮食特点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以往角膜移植手术主要使用玻璃、硅胶等为原材料的人工角膜,病人排异反应明显。近日,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生物工程角膜正式投入生产。该产品取材于猪眼角膜,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其将大大降低病人排异反应,为无数角膜盲患者带来光明。这表明
①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有真理的过程
②从“认识—实践”的循环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④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在实践中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