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9日,端午节又到了,全国各地历来就有插艾叶的习俗,艾叶,又称艾草,性味苦、辛、温,能散寒除湿。完成下列问题。
1.在我国传统民间医药学中,艾叶用于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时节历来就有插艾叶的习俗,期待起驱蚊杀菌、祛邪避秽的作用。这表明
①我国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②端午插艾的习俗推动社会和人的发展
③国民的医药知识能为我国中医药学发展提供丰富的养料
④端午插艾的习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多种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艾叶还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食材,最典型的莫过于盛行在两广及湘、黔部分地区的民间美食—艾叶粑粑。艾叶既可以是药物,也可以是美食,这说明
①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改变艾叶的特性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功能
②艾叶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从而呈现出不同的效用
③人们能够利用艾叶的客观属性来满足自身的不同需要
④人们可以借助实践活动改变艾叶的状态使其得到合理利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16年3月15日,人机围棋对决举行收官战。最终李世石败北,总比分1:4不敌谷歌围棋程序AlphaGo。李世石对AlphaGo展现出的战力表示惊讶,并认为和机器对决最重要的是心理上要保持高度关注。这一事件表明
①人工智能可以能动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②人工智能敢于突破客观规律,巧妙设计,精确运算
③人的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调节控制作用
④人工智能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016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系列节目,聚焦我国正在遗失的方言、工匠、地名、民间艺术、职业等七十领域。以人文视角呈现文化流变,以“广播纪录片”的形式雕刻文化印记。这一节目的推出有助于( )
①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自觉
②奏响主旋律,增强我国的文化较实力
③提高听众辨别能力,区分先进与落后文化
④展示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016年2月11日,LSC(LIGO科学合作组织)向全世界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并且首次观测到双黑洞的碰撞与并和。这一发现对揭开宇宙深层奥秘具有深远意义。下列说法与材料体现哲理一致的是
①世间万物皆可知,懈怠慵懒后悔迟
②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③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④未看此花与汝寂,看此花时颜色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5年7月11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进行历史性会面,共同擘画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宏伟蓝图。习近平在发表致辞时表示,“海峡两岸不断兄弟亲情”,“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这表明
①“兄弟亲情”是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将海峡两岸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②“打断骨头连着筋”体现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弘扬民族精神的要求
③“血浓于水”体现了中华传统的“以和为贵”的思想
④“同胞兄弟”意指两岸应加强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条码。伴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小小二维码成为时尚新宠儿、码时代来势汹汹。
材料一:作为物联网浪潮产业中的一个环节,二维码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习、办公、交友、娱乐、购物都有它的身影,一些文化机构还利用二维码与互联网平台推广传统文化。有专家预测,二维码的应用将在两三年内形成上千亿的市场空间。
(1)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文化现象。
材料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二维码的需求与日剧增,对二维码的技术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消化国外相关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了二维码的两个国家标准,大大促进了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码技术的研发。
(2)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知识,谈谈你对制定二维码国家标准的认识。
材料三:二维码具有高密度编码、信息容量大,编码范围广,容错能力强、译码可靠性,可引入加密措施,成本低、易制作、持久耐用等优点,同时二维码技术也易成为手机病毒、钓鱼网站传播的新渠道,给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3)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二维码技术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