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共享发展的理念,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人民...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共享发展的理念,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央坚持“分类施策”的原则,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提高扶贫实效。

材料二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经历了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从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鼓励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0年,中共中央提出:计划生育要采取立法的、行政的、经济的措施,鼓励只生育一个孩子。到1982年修订的《宪法》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持续问题、老龄化问题、人口结构性问题等开始显现。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材料三北京在城市化进程中取得重要进展,但也出现了自身难以克服的难题,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必由之路。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指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

(1)阅读材料一,谈谈中央扶贫措施所蕴涵的辩证唯物论道理。

(2)运用价值判断的社会历史性观点,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人口政策不断完善的原因。

(3)运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中习近平关于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性的论述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促发,实事求是。中央的扶贫目标是针对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现状提出的,坚持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可以能动的改造世界。中央重视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确立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分类施策”的原则。 ③中央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二者的有机结合,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积极提高扶贫实效。 (2)①价值判断和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价值判断的社会历史性要求我们,自觉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体现了政策随我国国情的变化而变化。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持续问题、老龄化问题、人口结构性问题等开始显现,所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是顺应历史规律之举。 ②把握这一特征有助于我们客服片面性,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评价不同时期的人口政策。 ③把握这一特征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所以,实施了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需要调整。 (3)①坚持辩证否定观,推动制度创新。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的普遍联系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 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 ④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优化区域开发,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能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 【解析】 (1)设问限定了答题的知识范围,要求谈谈中央扶贫措施所蕴涵的辩证唯物论道理。答题时要结合材料,明确知识范围,从材料中提取答题知识要点,选准角度,从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促发,实事求是,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可以能动的改造世界,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二者的有机结合等方面分析。 (2)本题属于原因类简答题,限定了答题的知识范围,要求运用价值判断的社会历史性观点,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人口政策不断完善的原因。答题时要明确知识范围,结合材料,从价值判断和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把握这一特征有助于我们客服片面性,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把握这一特征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方面分析。 (3)设问限定了答题的知识范围,要求运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中习近平关于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性的论述所体现的哲学道理。答题时要结合材料,从材料中提取答题知识要点,选准角度,从坚持辩证否定观,推动制度创新,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的普遍联系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等方面分析。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辩证否定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等 【名师点睛】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先要从宏观上把握唯物论的主干知识点:物质的相关知识、意识的相关知识、规律的相关知识。再结合材料考虑这三个方面要具体采用哪些知识点,关于物质的理论知识方面,要考虑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关于意识的理论知识方面,要考虑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能对人体的生活活动起调节和控制作用;关于规律的理论知识方面要考虑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原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等知识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从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可以看出,我们党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市场经济需要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配合,充分尊重市场客观规律,政府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市场能做的就让市场去做,社会可以做好的就让社会去做,政府管好自己应该管的事情,让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激发更大的活力,这样才能形成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相关原理,说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分析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关系。

 

查看答案

免疫系统,是人体和动物的健康“防线”,用以抵御细菌和其他微生物。随着免疫系统疾病的增加,科学家加强了对此项目的研究。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认定,美法3名科学家“发现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我们大家对免疫系统的理解”。免疫系统研究的新成果说明

A.科学家的兴趣是推进免疫系统认识发展的直接动力

B.认识的发展根源于社会或专业部门的奖励机制

C.实践的需要是推进免疫系统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D.严密的逻辑和长期的研究能确保科研活动的如期成功

 

查看答案

近年来,云南省实施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随着基础条件的改善,许多“藏在深闺人未识”的“低效资源”,逐渐转化成“经济优势”这一事实体现了

①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③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   

④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菜根谭》说:“有妍必有丑为之对,我不夸妍,谁能丑我?有洁必有污为之仇,我不好洁,谁能污我?”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哲理与之一致的是

A.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查看答案

针对“空巢”老人增多的社会现状,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于2015年7月1日正式实施,新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老年人,不常看望老人属违法。新法新规定的出台蕴含的哲理有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两点论和重点论是辩证统一的     

③通过质变就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④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