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恩格斯的上述论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B.哲学是所有“科学的科学”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D.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共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B.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下列选项中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是
A.置之死地而后生——刻舟求剑
B.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心外无物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固步自封
D.人两次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该观点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C.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D.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①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