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两个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两个决定,将9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12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一举措的意义在于(  

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②凝聚强大民族力量

③培育伟大民族精神    ④提高民族科学素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解析】我们设立国家公祭日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铭记历史,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②③正确;①不选, 因为我们设立国家公祭日不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无关;④强调了科学素质,不选。选C。 考点:民族精神 【易错提醒】高考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考查侧重对其措施的准确把握,应注意以下几个易错点: (1)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所有工作的中心,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经济建设展开,但是认为“弘扬民族精神是可有可无的”是错误的。二者并不矛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保证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处理好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有精华、糟粕之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外来文化亦有精华、糟粕之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重情义、知感恩、尚坚韧,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对这种文化的认同,才激发出中华民族战胜各种困难的磅礴力量。这彰显了(

A.中华文化具有特殊的包容性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C.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D.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查看答案

梦回唐朝,千古一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朝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而在当时的都城长安,食胡食、穿胡服、跳胡舞,成为朝野的时尚,唐代的这种生活景观反映出(  

①不同地域的文化有不同的特性     

②中华文化是一种世界文化,不具有民族特性 

③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④中华文化求同存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为台湾民众把花生土豆,把熊猫猫熊,把公共汽车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底蕴浓厚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查看答案

中国的文化典籍浩如烟海,但遗失损毁情况较为严重,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文化典籍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我国重视文化典籍的保护工作,是基于(  

①文化典籍是我们的先进文化       

②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 

④抢救和保护文化典籍有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科学传统起源于西方,科学一词近代才在中国广泛运用,但在中国悠久的文明史中,也不乏科学技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突出特点是

A.多样性、复杂性   B.实用性、整体性

C.开放性、多样性   D.多样性、实用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