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5年12月20~21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新...

2015年12月20~21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要留住城市特有的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调”;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

建筑是活着的城市历史。城市的特色应当呈现为各个时代、各具风格特点的历史建筑。一座历史性建筑,带着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气息,从它的建筑结构、牌匾画幅、装饰雕刻,都能领略到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保留历史建筑的风格,可以延续城市文化传承的血脉,也是为城市建设增加设计借鉴,甚至可以让城市的建筑生态有更丰富的内涵。在现代高楼大厦逼仄的空间里,历史文化建筑点缀其中,市民在历史文化中穿梭,能感受到对城市历史沧桑感的认同。

让城市发展更“自然”一些。要把握好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二者和谐共生。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宜居性,内在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即“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因此,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控制对自然环境最小的人工干扰,最终实现从摇篮再回到摇篮的目标。

⑴建筑是活着的城市历史,留住城市的文化基因需要保护好历史建筑。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⑵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谈谈应如何促进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二者的和谐共生。

⑶结合材料,请就留住城市特有的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提出两条建议。

 

(1)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城市历史建筑是展现城市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有深刻的影响。城市历史建筑承载着人们的记忆和精神寄托,能够维系社会生活,增强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③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护好历史文化建筑,能让市民在历史文化中穿梭,陶冶情操,激发精神力量。 ④文化反作用经济。保留城市历史建筑,有利于为城市建设提供借鉴,也有利于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⑤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好城市历史建筑,有利于研究城市文明的演进,留住城市的文化基因。 ⑥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保留城市历史建筑,有利于在继承优秀城市文化的基础上,促进城市创新发展。(考试如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2)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②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分别强调了不同的方面,存在一定对立。另一方面,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具有统一性,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城市发展需要保护好自然环境,良好的自然环境又可以促进城市发展。 ③只有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二者相得益彰,才能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考生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3)答案示例: ①积极推动城市历史建筑申遗活动,推动文化保护。 ②加大对城市历史建筑的宣传力度,增强市民保护意识。 ③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城市历史建筑保护的科技含量。(本题具有开放性,考生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1)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分析“建筑是活着的城市历史,留住城市的文化基因需要保护好历史建筑”。首先,建筑是活着的历史,体现了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一定的文化要通过建筑来体现;“保留历史建筑的风格,可以延续城市文化传承的血脉”说明了历史建筑能够维系社会生活,增强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体现了文化的实质;“市民在历史文化中穿梭,能感受到对城市历史沧桑感的认同”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即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外,考生也可以从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文化遗产和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来分析保留历史建筑的风格的作用。 (2)本题考查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知识指向明确,即对立统一的观点。要求考生分析谈谈应如何促进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二者的和谐共生。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首先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分析一下城市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对对立统一的关系;要注意从同一性和斗争性两个基本属性分析二者的关系;最后回答方法论,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二者相得益彰,才能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本题为开放型试题,要求考生就留住城市特有的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提出两条建议。考生要围绕主体,即保留文化特色,言之有理即可。如积极推动城市历史建筑申遗活动、加大对城市历史建筑的宣传力度、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城市历史建筑保护的科技含量等。 考点:文化的特征、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传统文化的作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矛盾的内涵、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名师点晴】 情景式材料论述题的特点: ①材料较长,阅读量较大。 ②材料内涵丰富,信息容量较大。 ③设问含蓄,角度灵活。从设问的角度来说,高考论述题分为限制型和扩展型两种类型。限制型的特点是:它限定了作答方式和范围,设问一般是“材料体现了什么”、“反映了什么”或是已有结论了,不用你去归纳,而是把你的思维集中到这个结论上,重在考查这个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扩展型的特点是:一般是问“你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是如何认识的?”“说明了什么”。考生需要自己确定答题所用的基础知识和内容,自由发挥程度较大。 ④理在书中,题在书外。 从最近几年的高考来看,由于情景材料论述题的信息量大,难度较高,区分度强,此类题的得分一般不高,近一半以上的考生因信息把握不准,答案组织空洞,得分在平均分以下。 情景式材料论述题做题方法 1.仔细审题 情景式材料论述题的解答,审题是第一步,是关键,是前提。 (1)通读材料找“题眼”。应针对此类题的特点,对材料快速阅读,边阅读边理解,边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体内容、状态、性质、关系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找着材料的规定性,即所谓“题眼”,进而把握材料中心。 (2)阅读设问抓关键。命题的意图、要求、指向等都反映在设问中,故这一步尤为关键。学生必须细心审读设问,搞懂蕴涵,抓准关键词,明白题意,把握意向。主要从两点出发: ①找出关键词句,辨明命题意向。这样才能确定角度,界定所涉内容。 ②找准限定词句,审透题意细节。 2.规范答题 (1)搜索知识找结合。审过材料和设问后,要找材料与设问的交叉融合点,关键是搜索与材料、设问相关的原理、基础知识及其交叉点,取舍作答。 (2)运用逻辑定答案。组织答案是解题的归宿,所以必须认真、缜密、精心组织答案。 ①列提纲:即设计答案框架,它关系着答案的周全性,知识的统一性。 ②用方法:需要运用归纳、演绎等方法组织答案,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联实际:设计答案时一定要避免理论与实际脱节,要达到材料与观点的水乳交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材料二2015年11月份,中国官方多次公开提及“供给侧改革”。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17日,李克强在“十三五”规划纲要蝙制工作会议上要求,在供给侧和需求倒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18日,习近平在APEC会议上再提“供给侧改革”。一系列有关“供给侧”的信息屡屡“刷屏”,其中既有专家学者的解读剖析,也不乏来自媒体的答疑解惑,更有广大民众的积极建言献策。

⑴结合材料一,从市场机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角度提出“供给侧改革”的相关措施。

⑵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社会各方在推进“供给侧”改革中的应有作为。

 

查看答案

2015年11月,习近平在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说明时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我们要积极践行上述五大发展理念,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人们的价值选择源于价值判断

③先进的意识能够通过人的实践变成客观现实

④正确的价值观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价值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6年2月4日世界癌症日的主题为“我们能,我能战胜癌症(WE CAN,I CAN)”。通过全球范围的宣传活动,旨在帮助公众消除对癌症的错误认知,引导公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癌症早诊水平,降低癌症发病率;对癌症患者加强康复指导、心理关怀,帮助患者重找社会角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说明

①真诚的心理关怀决定着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②正确的认知有利于指导我们更好地战胜癌症

③健康生活方式有赖于对癌症发病规律的认知

④健康的心理对于我们战胜病魔起着重要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有效推动了疟疾的治疗。然而令人忧虑的是,在大湄公河地区,包括柬埔寨,老挝等国家,恶性疟原虫已经出现对于青蒿素的抗药性,人类对抗疟疾依旧任重道远。材料告诉我们

①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

②人们对事物的已有认识总会被推翻

③实践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④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我们常说“早睡早起身体好”。但是有研究发现,晚睡晚起也有其好处,作息习惯与年龄、性别有很大关系。60岁以上人群中,喜欢早起的人数是30岁人群的两倍;相较于男性,女性更喜欢早起。可见

①改造客观世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对作息习惯进行具体分析

③真理和谬误没有绝对的界限,可以相互转化

④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