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深化价格改革,大幅缩减政府定价种类和项目,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深化价格改革,大幅缩减政府定价种类和项目,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假定下图中P1、P2分别表示政府对某种药品的最低保护价格、最高限制价格,在其它影响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对下图解读合理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价格处于P1时,有利于保护药品消费者利益

B.价格处于P2时,有利于保护药品生产者利益    

C.价格处于P1或P2时,就会导致药品供不应求

D.价格处于P0时,药品生产要素实现优化配置

 

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根据图E点为均衡价格,此时供求平衡,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故D选项符合题意。当价格处于P1时导致商品共过于求,此时有利于保护药品生产者的利益,当价格处于P2时,导致商品供小于求,此时有利于护药品消费者利益。故本题正确答案D. 考点:均衡价格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企业2014年的经济效益为120%,利润为200万;2015年由于市场需求下降,生产萎缩,生产总值减少了20%。要保证经济效益不下降,则该企业至少要降低成本(    )

A.80万    B.100万      C.200万     D.400万

 

查看答案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上世纪六七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研制380多个样品,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因屠呦呦既有中医学知识,也了解药理学和化学,她将东西方医学相结合,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屠呦呦的发明是这种结合的完美体现,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是第一个证实青蒿素可以在动物体和人体内有效抵抗疟疾的科学家。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青蒿素发展的认识。

材料二:疟疾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全球百余国家年约三亿多人感染疟疾。在国内外大量工作未获成功的情况下,领导科研组以现代科学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为指导思想,收集二千多种方药基础上,归纳编纂成《抗疟方药集》,又从中选200多方药,组织筛选。特别结合古代用药经验,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绞汁”服用截疟记载中,考虑到温度、酶解等因素,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使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被认为是近五十年来人类治疟的最大进步,并将随着其推广显示出更大的效益。

(2)材料二体现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哪些知识?

(3)结合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就学习屠呦呦写出两条座右铭。

 

查看答案

2015年11月27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然而目前我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除京津沪3个直辖市外,其余28个省级行政区都存在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全国还有20多万人用不上电,数千万农村家庭喝不上干净水;还有7.7万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不通客运班车,不通沥青(水泥)路的自然村有33万个。专家分析认为,因病因灾致贫、缺乏资金、缺少文化是贫困人口长期不能脱贫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时刻牵挂着贫困地区农民脱贫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绝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1)概括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并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该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党和政府提出到2020年让7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目标的理由。

 

查看答案

中国将于2016年9月在杭州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基于当前形势和各方期待,中方把2016年峰会主题确定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峰会主题的确定反映了    

①对未来的预测源自人的期待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④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5年12月17日。我国把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成功送入太空,这是人类在探索宇宙核心秘密进程中迈出的又一重要步伐。“悟空”有望用它的“火眼金睛”探测到披着“隐身衣”的暗物质存在的证据。这佐证了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 

④人可以改变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