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钢铁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年来,...

钢铁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增速连续下滑,国际经济形势不明朗,我国经济增速也出现放缓,对钢铁需求和钢材价格都带来了严重冲击,我国钢铁行业多年来积累的产能过剩、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污染重等一系列问题逐渐显性化,导致我国钢铁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其中,产能过剩问题是当前钢铁行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问题的集中表现。在2015年11月10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自此,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进程日渐加快。

材料二政府和市场的错位被认为是钢铁产能过剩问题的症结之所在。我国当前供需失衡的格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失灵导致的。诸多领域的投资、生产和价格等方面都由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行政审批。比如,当前产能过剩的刚铁、水泥、船舶等行业,无一例外皆是政府当年选定并大力扶持和补贴的产业。这些项目因投资大、税收高、对GDP拉动大而受到政府的青睐,当各地争相上马这些项目时,产能过剩就不可避免地出现。2016年年初,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去产能的座谈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掷地有声:“要让市场发挥决定作用。让企业发挥自我竞争、自我淘汰的积极意识。同时也要充分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实施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政府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应该如何作为。

 

(1)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②实现科学发展,推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③提高钢铁行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④激发生产性消费需求,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促进钢铁企业整体效益提升。(其他合理表述亦可给分) (2)①实施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②坚持对人民负责,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科学发展。 ③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科学制定产业扶持和补贴政策,严格控制过剩产能审批立项。 【解析】 (1)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分析实施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的积极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强调了我国“产能过剩、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污染重等一系列问题逐渐显性化”“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所以考生从这里找出关键词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高钢铁行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等方面分析。 (2)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分析说明政府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应该如何作为,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诸多领域的投资、生产和价格等方面都由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行政审批说明需要政府实施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当各地争相上马这些项目时,产能过剩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体现了需要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需要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考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市场配置资源、落实科学发展观、政府职能、政府工作的原则 【方法锦囊】 “意义或影响类”主观题 “意义”类设问往往以“意义”、“作用”、“影响”等词语为题眼,要求学生对材料中所呈现的事件、所采取的措施或提出的方案等所具有的意义、所具有的作用或所产生的影响作出具体分析。 一般可考虑如下五个切入点:一是根据主体谈意义。即分析设问中的事件或措施对“谁”有意义?常见的主体有对党、对国家(政府、人大、法院等)、对社会、对集体(企业)、对个人(公民、人民、消费者、经营者、劳动者等);二是寻找角度谈意义,即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意义。如农民的角度、农业的角度、农村的角度等来分析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作用。三是确定范围谈意义。一是知识范围,即把问题分解成“经济意义”有哪些、“政治意义”有哪些、“社会意义”有哪些、“文化意义”有哪些等小问题来分析;二是区域范围,即考虑对“当地”有何意义、对“地区”有何意义、对“世界”有何意义。当然,很多题目是两种范围要结合在一起分析。 (一)经济意义 描述国内经济意义 1、(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2、(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3、(有利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4、(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5、(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经济互补;增强竞争力 6、(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描述对外经济意义 1、(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 2、(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 (二)政治意义 对国家的政治意义 国内有关活动 1、(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3、(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 对外交往活动 1、对我国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2、对地区,世界的意义:(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对党的政治意义 (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思想文化意义 (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发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以德治国。 四是回归教材谈意义。即把设问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寻找答题思路。 五是分析材料谈意义。要充分提取材料中每一个有关“意义”的信息点,加以分析、归纳、提炼、再组织成完整的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两会代表团分组讨论时强调,要一手抓结构性改革,一手抓补齐民生短板,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坚决守住民生底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①系统优化的方法是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       

②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④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伊索寓言》中有一篇《马和驴》的故事:某人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在途中,驴对马说:“如果你肯救我一命,请分担一点我的负担。”马不听。驴筋疲力尽,倒下死了。主人把所有的货物,连同那张驴皮,都放在马背上。马哭着说:“真倒霉!我怎么这样不幸?我不肯分担一点负担,却驮上了这全部的货物,还加上这张皮!”该寓言蕴含的哲学启示是

①在对立中把握统一,正确认识事物的客观联系       

②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价值       

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利用激光产生反物质”的有效方法,为了获得反物质——超快正电子源,上海光机所经历了长达15年的持续研究。近期该所团队利用超强超短激光,成功产生反物质——超快正电子源,这一发现将在材料的无损探测、激光驱动正负电子对撞机、癌症诊断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超快正电子源”的诞生表明

①科学实验的最终成果源自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②创造条件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方能实现质的飞跃

③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④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将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为实现发展目标,中国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蕴含的哲理是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②实践创新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树立创新意识是实现主次矛盾转化的前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在台湾近代史上,台湾文化承受了两房文化的强烈冲击,但台湾同胞始终保持中华民族的尊严和中华文化的特征。近年来,博大精深的根祖文化更是吸引了众多的台湾同胞前来大陆寻根问祖。这充分说明

①璀璨的中华文化始终是维系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       

②中华文化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

③台湾同胞对同根同源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归属感        

④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无比的优越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