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鼓励企业创新和结构升级,通过...

材料一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鼓励企业创新和结构升级,通过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等方式,促进经济供给能力的提升,推动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长期形成的粗放式发展惯性作用下,一些重化工行业和一般制造业形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我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同时存在着结构性的有效供给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产能过剩,很多产品卖不出去;另一方面一些进口产品受到国内消费者追捧。例如去年“双十一”,澳洲奶粉、日本马桶盖、韩国化妆品、美国手机等都在最畅销的“海淘”商品中名列前茅。供给侧的滞后造成当前供给不仅跟不上需求升级趋势,而且满足创造新消费,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的能力也不足,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来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材料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有两大关键点:一是要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要通过减税切实减轻企业、居民税赋等措施,释放供给活力;二是简政放权。这就要求政府切实做到是宏观经济的调控者,公平竞争的有效监督者,改革的推动者,并在系统性风险冒头时果断加以应对。

(1)分析材料一中供给侧改革体现的经济生活依据及改革根本目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在加强供给侧改革中应发挥的作用。

 

(1)原因:①我国传统的发展方式造成当前供需矛盾突出,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加强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推动消费升级,满足人民消费需求,并创造新消费,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 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激励创新,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政府可以通过综合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改善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化解过剩产能,使社会供给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根本目的: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2)①政府要切实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②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加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简政放权,提高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③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切实减轻企业、居民税赋,释放供给活力。 ④政府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水平,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解析】 (1)本题要求学生分析:“材料一中供给侧改革体现的经济生活依据及改革根本目的。”考生解答本题,需要从材料中提取关键词,然后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点把它转化为答案。从材料:“一些重化工行业和一般制造业形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发展方式造成当前供需矛盾突出,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材料:“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可以得出:“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材料:“供给侧的滞后造成当前供给不仅跟不上需求升级趋势,而且满足创造新消费。”可以得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激励创新,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材料:“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来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 (2)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在加强供给侧改革中应发挥的作用。”本题考查的是政府的知识点,政府的知识是高考考试的重点内容,在解答本题时,考生首先要对政府的知识点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政府的知识主要包括: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职能、转变职能、依法行政、接受监督、树立威信。然后考生需要结合材料加以分析政府在加强供给侧改革中应发挥的作用。通过分析材料:“供给侧改革有两大关键点:一是要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要通过减税切实减轻企业、居民税赋等措施,释放供给活力;二是简政放权。这就要求政府切实做到是宏观经济的调控者,公平竞争的有效监督者,改革的推动者,并在系统性风险冒头时果断加以应对。,”我们可知本题可以从政府履行经济建设的职能、转变职能、性质、宗旨、原则、依法行政角度来作答。 【考点定位】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政府 【名师点睛】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市场调节 宏观调控 调节手段 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调节,实质是价值规律在发挥作用 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决定性作用 弥补市场的不足,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方式 各自优势 能通过价格及时反映供求变化,市场信息灵敏,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生产效率高 宏观调控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预见性,可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局限性 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弊端 政府调节是一种主观行为,可能因为决策失误或过度的政府干扰,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 联系 二者都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配置的手段,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缺一不可。①市场调节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手段,是经济运行中经常的、大量的、第一位的手段。②在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宏观调控是不可或缺的。没有政府参与调节的现代市场经济是不完整的市场经济。③市场经济的发展既需要“无形的手”(市场调节),又需要“有形的手”(宏观调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习近平主席2016年的新年贺词体现了

①理想信念是指引人生道路正确前行的条件     

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团队发展,各要素有长有短是常态。目前,短板理论的逆命题,长板理论在各届引起广泛关注。观察下图,长板理论告诉我们

满分5 manfen5.com

 

①规律总是能被人们认识、利用和创造的     

②矛盾双方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③要强化团队核心竞争力,突出长板优势     

④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方式决定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新元素的合成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在自然界中比92号铀元素更重的元素基本不存在,只能通过人工合成。美俄研究团队通过让质量较轻的核子相互撞击,并跟踪其后产生的放射性超重元素的衰变情况,合成了115、117和1 18号元素,并获得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认可。这表明

①人类借助科学实验的手段可以创造新的物质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

③新元素的发现是对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的辩证否定

④人的创造能力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上世纪70年代初,国家全面推行计划生育1980年,党中央发表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1982年,中央提出照顾农村独女户生育二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国家不断调整完善计划生育政策体现的是

①要根据人民不同时期的意愿调整政策            

②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真理性的认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一定时期的上层建筑总是适应一定时期的经济基础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诺奖落京东,青蒿素名。良药治疟救苍生。百般艰辛实验难,医典启明。协作会战兴,递补相竞。古方须赖科技成。埋头干事何顾它,呦呦晚鸣!”这首《浪淘沙·诺奖》生动描绘了屠呦呦经过艰苦探索,使传统中医药焕发出无限青春的过程。这说明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②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