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中国以法定形式确定纪念日和设立公祭日的重要意义在于

①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③凝聚民族力量,鞭策中华儿女风雨同舟、自强不息 

④为全面改革的伟大实践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B 【解析】 试题分析: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为了纪念在战争中的死难者,有利于培养人们爱国主义的情怀,凝聚民族力量,鞭策中华儿女风雨同舟、自强不息,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②③符合题意;①明显不符合题意;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④注入新的时代精神,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中华民族精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当前,“汉字危机”现象不容忽视,由于长期使用电脑,许多人面临着提笔忘字的尴尬。必须高度重视汉字书写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汉字是

①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的文字之一

③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播媒介                ④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北京“四合院”、上海“石库门”、广东“围村”、陕西“窑洞”、福建“土楼”等民居都与当地自然环境、民俗民风息息相关,特色鲜明、异中有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这说明

A.文化的差异是由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

B.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C.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渐趋融合

 

查看答案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经过千年传承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以上材料说明

①传统习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传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慕课MOOC是新近涌现出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公开课程,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教育最大的革新”,有力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慕课的出现及发展表明现代信息技术

①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②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③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④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清朝李静山这首《节令门•端阳》说明

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