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留下了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材料云南丽江的纳西古乐,是由“洞经音乐”、“皇金音乐”以及丽江本土音乐“白沙细乐”组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三江并流”地区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能歌善舞的纳西族人民的生活孕育了纳西古乐,使纳西古乐虽经漫长岁月的流变,仍然保持其音乐的原生形态,留存至今,堪称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珍贵遗产。

目前,纳西古乐与其他古老民族的传统音乐一样,面临现代音乐形态的冲击和自身后继乏人的困境,如何保持纳西古乐长盛不衰成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纳西古乐被视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珍贵遗产。

2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知识分析,纳西古乐留存至今的原因。

3)请为保持纳西古乐长盛不衰提几条合理建议。

 

(1)①纳西古乐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对于研究中华音乐文化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3分)②纳西古乐展现了中华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我国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志。(3分)③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纳西古乐孕育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中,其音乐的原生形态得以保持,对于展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4分) (2)事物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构成了事物的联系,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条件的联系着。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三江并流”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使纳西古乐始终保持其音乐的原生形态,留存至今。(l0分,能运用联系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①注重培养纳西古乐的传承人。②坚持传承与发展相结合,注重创新。③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现有的各种优势,使之发展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④运用成功的商业策划和宣传,加强与世界的联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每点3分,答出二点即可得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纳西古乐被视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珍贵遗产,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解答时,可以从纳西古乐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对于研究中华音乐文化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于展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知识分析,纳西古乐留存至今的原因,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联系的知识。因此考生可以从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多样性等角度进行说明即可。 (3)本题比较开放,要求考生为保持纳西古乐长盛不衰提几条合理建议,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即可以从文化生活的角度,也可以从哲学的角度进行说明。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考生可以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的创新的角度进行说明;从哲学的角度考生可以从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的观点等角度进行说明即可。 【考点定位】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联系的观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复习指导】文化与哲学生活复习指导 《文化生活》知识主线: 1.文化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影响人的特点、方式——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2.文化创新: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途径。 3.中华文化: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原因:包容性——中华文化的成就和魅力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4.文化建设:什么是大众文化——怎样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生活与哲学》 知识主线: 1.哲学常识:哲学的含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力量。 2.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辩证的唯物论与认识论(两大内容)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①世界是物质的 ②意识的能动作用③一切从实际出发。 (2)正确地认识世界: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③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3.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四大内容)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①联系的观点 ②发展的观点。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①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3)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①辩证的否定观与创新意识②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4.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历史唯物主义 (1)正确地认识社会:①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正确认识人生价值:①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②正确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③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9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题。

材料一充电基础设施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补给的各类充换电设施,是新型的城市基础设施。2015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共生产76223辆,销售72711辆,同比分别增长2.5倍和2.4倍。随着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充电设施建设的速度相对滞后,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短板或瓶颈之一。针对充电难题,意见明确,坚持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战略取向,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材料二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认识不统一、配套政策不完善、协调推进难度大、标准规范不健全等问题。如国内充电点建设布局不合理,出现了部分充电点资源浪费、使用率过低,而部分充电点又经常出现车主排队等待充电的情况;居民小区建设充电桩涉及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产权单位等多方,实际操作中协调难度较大;充电设施标准不统一,造成重复建设,影响用户体验。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

 

查看答案

漫画《文化输出》告诉我们

满分5 manfen5.com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要在文化渗透中提高文化影响力

要在文化传播中提高文化认同感

要维护文化安全,提高文化软实力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红楼梦》提到:“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借鉴这一说法,文艺作品创作应该

A.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复制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

B.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以恰当的形式奏响主旋律

C.顺应市场潮流,创作大批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D.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不必追求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性

 

查看答案

英国国际传媒集团英国独立电视台旗下发行部门从灿星制作订购模式节目《中国好歌曲》,《中国好歌曲》成为中国首档输出海外的原创才艺模式节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①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

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主要手段

③中华文化逐渐发展成为国际文化

④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这句话体现了爱国与爱家是统一的,下列名言与这句话主旨一致的是

A.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B.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C.千年人事一朝空,四海为家此路穷

D.国家将兴有祯祥,国家将亡有妖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