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的年会主题是“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当前亚洲国家仍...

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的年会主题是“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当前亚洲国家仍然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亚洲国家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退,发达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调整频繁,亚洲国家经济增速整体出现下滑,亚洲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靠一己之力发展。实现地区经济融合,这也是年会主题核心意义所在。

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已经制定,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丝路基金已经顺利启动,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经在稳步推进。欢迎沿线国家和亚洲国家积极参与,也张开臂膀欢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举。我国的主张得到了沿线国家、亚洲国家甚至世界其他国家的积极响应和参与。

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探究中国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并得到许多国家积极响应和参与的理论依据。

 

①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既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亚洲各国的利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一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有利于维护自身利益。(4分)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有利于世界和亚洲的和平与发展。(2分) ③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各国积极参与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发展本国经济,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2分) 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为宗旨,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发展对外关系。(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要求探究中国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并得到许多国家积极响应和参与的理论依据,属于原因类主观试题。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符合亚洲国家利益,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也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具体体现,所以,学生可以运用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竞争的实质、我国的对外政策等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各国支持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原因即可。 考点: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竞争的实质;我国的对外政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2014年,中国GDP增长7.4%,符合年初增长7.5%左右的政策目标。但短期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从需求方面看,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增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滑过快,成为拖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011年—2014年我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

年份

2011

2012

2013

2014

比上年下降

2%

3.6%

3.7%

4.8%

注:尽管我国能耗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情况不容乐观,有研究表明,我国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印度的2.8倍。

材料二中国设定2015年GDP增长目标约7%左右,它是“近1/4个世纪以来中国最低的经济增长目标”。美国《纽约时报》认为,这一转变显示了共产党向更可持续的发展转型的决心;《华尔街日报》认为,7%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开启了中国领导人所称的以更低增速为特点的中国经济‘新常态’”

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怎样才能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转型”?

 

查看答案

材料中国消费引领中国制造

近年来,伴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以往“你有,我有,人人有”的跟风式消费现象逐渐转变,国外的高品质产品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话语权的愈益凸显,既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挑战,也引领中国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根据材料,分析其中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查看答案

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血脉,已经成为凝聚人心的纽带。下列古语涵义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对应恰当的是(   

A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

自强不息

B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爱好和平

C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勤劳勇敢

D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

团结统一

 

查看答案

在全球孔子学院建立10周年之际,李克强表示,希望孔子学院坚持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不断提高办学质和水平,加深中外文化交流,使“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得到传承和发扬。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②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因相互借鉴而逐渐趋同

③中华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④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