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请结合材料回答:

简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第一,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第二,必须把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启示我们注重教材基础知识,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考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说,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文化生活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从政府、媒体和公民角度就如何克服这些消极影响提出建议。

 

查看答案

2014年1月,国务院批复陕西“西咸新区”为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有专家认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文化先行一步,加强沿线国家文化的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做到民心相通。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观点合理性的理由并为如何做到民心相通提一些政策性建议。

 

查看答案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说明   

A道德对知识才华的形成有帮助作用   

B.知识才华是道德的统帅和灵魂

C.思想道德与知识才华是不同的       

D.思想道德与知识才华是辩证统一的

 

查看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对二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二者是一致的,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区别

②二者是统一的,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③二者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唯一正确道路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判别文化性质和方向的主要标志是  

A.指导思想      B.国家性质      C.政治制度      D.经济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