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在民国,著名私人企业家荣德生曾给国民政府写信说“若论国家经济,统治者富有四海,只...

在民国,著名私人企业家荣德生曾给国民政府写信说“若论国家经济,统治者富有四海,只须掌握政权,人民安居乐业,民生优裕,赋税自足……能用民力,不必国营,国用自足。不能使用民力,虽一切皆归官办,亦是无用。因官从民出,事不切己,徒然增加浪费而已。”这告诫我们当前经济制度深化改革要

A.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主体地位         

B.保持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平等

D.各类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平等

 

C 【解析】选项A说法错误,因为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故排除;B的说法都只强调公有制经济,忽略了非公有制经济,与题意无关。材料中荣德生的话是在强调,民力和国营在经济发展中地位不分大小,因此,在当前的经济制度深化改革要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平等,故选项C适合题意;选项D说法错误,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公有制为主体,故排除。 【考点定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知识拓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几点区别:(1)所有制地位: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非公有制不是。(2)国民经济地位: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主体,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市场地位: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竞争中的市场地位是平等的。(4)对应的生产力层次:公有制经济适应较高层次的生产力,非公有制经济适应较低层次的生产力。(5)分布领域: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广泛分布在竞争性行业。(6)国家政策:对公有制经济是“巩固和发展”,因为公有制经济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的根本性利益,不是“削弱、放弃”;对非公有制经济是“鼓励、支持和引导”,不是“限制、防范和放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家统计局2015年9月10日发布数据,8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8%,同比下降5.9%。8月份PPI同环比“双降”,表明中国经济仍未完全走出低迷局面。国内外需求依然疲软,要完成今年7%增长目标仍面临较大压力和许多不确定因素。从长远来看,PPI的不断下滑对生产的影响传导合理的是

居民的购买力提高       工业产品价格下降       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企业生产规模缩小        企业营利能力减弱

A.               B.

C.               D.

 

查看答案

读下图,下列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①图反映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作用 

②图说明企业要面向市场调节生产

③图展示的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流程     

④图说明价格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从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西方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企业而对我国的出口企业实行了壁垒及限制,加上自身的原因。许多企业订单减少、产品价格下降。面对“严冬”,大量企业首先选择缩减生产,降低成本,“熬”过冬天,等待“春天”的来临。更有一部分企业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选择“冬泳”,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换代,增加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的研发,努力开拓市场,实现逆势成长。

材料二: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率先复苏。一些企业精心规划,合理地选择并购行业,在海外并购中占得先机,增强了其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但由于中外企业文化,经营管理模式的不同及对并购对象发展前景缺乏思考等因素,海外并购也存在着一定风险。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一提供的的信息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启示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分析我国企业应怎样更好地实现海外并购的健康发展。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1图1、图2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材料二:当前,油价高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凸显,汽车消费者日趋理性,提倡环保消费和前瞻消费。这种新的消费观念催生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车多能的时尚新车型,并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材料三:在发达国家,企业内工人工资一般会占企业运营成本的50%左右,而在中国则不到10%。在发达国家,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55%以上,在中国则不到42%,并呈逐年下降趋势;资本回报的比重却节节上扬。

3结合材料三,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查看答案

在澳大利亚,受吃叶子的昆虫和一些真菌的“侵害”,桉树生长缓慢,成为一种优质木材。19世纪被引进美国后,桉树失去了天敌的危害,又有好的水土环境,生长极快,成为易开裂和弯曲的“废材”。桉树从优质木材变成“废材”进一步印证了

①事物的联系是多变的,稳定的联系不存在

②人能够改变人为事物的联系,但不能建立人为事物的新联系

③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一切以条件为转移

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愿而改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