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开展主动外交、坚持开放发展,向着...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开展主动外交、坚持开放发展,向着世界中心不断迈进。

材料一习近平主席访英内容丰富,精彩纷呈。中英决定共同开启持久、开放、共赢的中英关系黄金时代。双方签署了总额约400亿英镑的商业大单,特别是达成了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协议。中方在伦敦发行中国以外首只人民币主权债券。双方同意建立中英创新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中英创新等新兴产业合作。双方就一带一路战略与英格兰北方经济中心战略实行了对接。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之前顺访美国,助力中美跳出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对抗的修昔底德陷阱。双方在多个领域共达成49项重要共识,原本外界预测的网络安全等冲突点成为双方未来共同发力的合作点。中国在塑造中美关系上变得越来越主动,开始提出各种倡议,积极参与话语权构建。中国外交正走向更加积极进取,既清晰界定和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又能让对方感到放心,构建起双方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1运用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知识,说明材料一相关成果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美能够跳出修昔底德陷阱的原因。

3结合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的知识,就如何推动国际社会健康发展提出两条建议。

 

(1)①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促进中英经贸发展,有利于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2分) ②加强中英创新合作,有利于我国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有利于形成以技术、品牌 、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2分) ③发行人民币主权债券,有利于更好地引进外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2分) (2)①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美在多领域达成共识、构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有利于中美两国加强合作、避免战争。(2分) ②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走和平发展道路。我国积极构建起双方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有利于促进中美关系健康发展。(2分) (3)答案示例: ①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分) ②提高综合国力,推动多极化进程。(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知识,设问指向相关成果的积极作用,属于意义类试题。意义类主观题的回答一般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的句型表达。解答时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运用开放型经济体系;我国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引进外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等有关知识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知识,设问指向中美能够跳出“修昔底德陷阱”的原因,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回答。解答本题把握材料关键信息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调动利用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我国的外交政策等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并总结现实意义。 (3)本题考查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的知识,设问指向推动国际社会健康发展,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分别是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然后依据知识提出措施,如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提高综合国力,推动多极化进程;加强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考点: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我国的外交政策;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收入与分配关系国计民生。坚持共享发展,成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受到广泛关注。

材料一20151019日上午,国新办就2015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877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7元,同比名义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12元,同比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97元,同比名义增长9.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

材料二古代的中国一向以世界中心国家自居,故自称为中国。而今天,时代赋予中国发展兴盛的历史机遇。建国以来,我们以五年一个计划周期向着国富民强的目标大踏步迈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51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用新理念统领十三五规划编制,部署推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确定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决定精简优化企业投资和高速公路审批、推动就业等惠民生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增长状况及其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的合理性。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1953年开始,我国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和两个“五年规划”。“十三五”规划的起草过程经历了260个日日夜夜,习近平总书记对文件起草组上报的每一稿都认真审阅,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包括8月12日天津港发生爆炸后,建议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增加了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等内容。

    据统计,起草过程中,建议稿实际征求意见3176人,收到意见和建议共2588条,其中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提出的意见和建议92条。

    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一致通过《建议》。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建议》反映了人民意愿和社会期盼,是指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近日,国务院开始根据《建议》编制“十三五”规划,而后提交2016年3月份的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并由国务院等具体实施。

    坚持创新发展,成为“十三五”规划的首要理念。建议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1大政方针的出台需要遵循严格的程序。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运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措施。

 

查看答案

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于2015年11月2日至3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多年来,中方愿意同法方一道,寻找更多利益契合点,深化合作,让中法关系更加紧密、更加持久、更加特殊。这说明

①国际交往应该求同存异、寻求利益交汇点     

②中法建立结盟关系符合各自发展需要

③中法利益一致、关系更加密切               

④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大全面阐述了新型国际关系理念,提出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总路径。这一理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支持,尤其是得到非洲、亚洲等地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因为这些国家在与中国的合作中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得到了实惠”。这其中蕴含的道理有

①我国坚持公正合理共赢地处理国际关系       

②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是各国外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我国在兼顾他国合理关切中拓展了发展空间   

④维护共同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5年10月27日,美方不顾中国政府多次交涉和坚决反对,派“拉森”号导弹驱逐舰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近岸水域。中国海军“兰州”号导弹驱逐舰和“台州”号巡逻舰依法予以警告,彰显了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信心与决心。对这份信心与决心认识正确的是

①领土和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②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③维护国家主权是正当的、正义的 

④我国外交旨在保障国家不受侵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