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7分) 材料一:2013年1月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出现严重雾霾天气,雾...

27分

材料一:2013年1月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出现严重雾霾天气,雾霾天气甚至波及周边国家。出现雾霾天气的直接原因是这一时段冷空气较弱和持续干旱,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根本原因是大气污染严重,我国高耗能的工业企业不少、机动车尾气排放近年剧增,内地汽油质量标准偏低,加剧了雾霾天气的危害。

材料二:2014年7月13日,原创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二届登陆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档。第二季节目升级了考题难度,增加了大量古人常用而现代人较少使用的冷僻字。很多人认为,这样的节目应该限于常用易错字的矫正。但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关正文看来,片面强调常用易错字,对相对冷僻的字词简单地加以排斥,反映了当下母语价值观存在的缺失。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将向这种母语价值观发起挑战。关正文说,今年决赛考题的难度再次升级,节目的口号也变成了“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关正文说:“现在大家都讲核心价值观,这个价值观不是今天才有的,它的重要来源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承,它的内容记载在历代经典古籍之中。不认识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我们就无法亲近经典,就谈不上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建树。”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论相关知识说明人们如何应对雾霾天气?12分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母语价值观的正确性。12分

3结合材料二,就如何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母语价值观提一点建议。不超过15个字。3分

 

(1)(12分) ①人们的生产生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能违背自然规律。(4分)(若考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可给2分) ②人们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研究雾霾天气的成因,探索空气治理规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淘汰高耗能产能;提高能源质量,优化能源结构;树立正确消费观;政府、企业、社会、个人为搞好空气治理系统工程出力。(4分)(答出3个即可,围绕成因出对策) ③把尊重自然规律与治理雾霾天气的热情、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反对人们对雾霾天气无所作为,也反对夸大人们防治雾霾天气的主观能动性。(4分)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片面强调常用易错字,对相对冷僻的字词简单地加以排斥,反映了当下母语价值观存在的缺失。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母语价值观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建树。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母语价值观,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更好地发挥其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③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母语价值观符合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一般规律。(每点4分) (3)书法陶冶情操、全民阅读、书香中国万里行(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要求结合材料一,说明人们如何应对雾霾天气,属于措施类主观试题。材料揭示了我国雾霾天气出现的自然原因和认为原因,要解决雾霾问题,就要首先尊重客观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所以本题可以从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等角度进行分析,分析时要在回答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指出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具体要求。另外,要注意本题的设问要求,要围绕唯物论知识回答,不要超越知识限定。 (2)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要求结合材料二,说明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母语价值观的正确性,属于原因类主观试题。“片面强调常用易错字,对相对冷僻的字词简单地加以排斥,反映了当下母语价值观存在的缺失”,针对这一客观存在,要求我们要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树立正确性的母语价值观,所以学生可以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知识说明原因;关于中国的语言文字引发广大人民的广泛争论,若树立正确的母语价值观必然会对广大人民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学生可以从人民群众的地位作用及其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知识说明理由;“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符合继承与发展的规律,属于正确的价值观,所以学生可以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角度组织答案,说明原因。 (3)本题要求就如何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母语价值观提一点建议,属于较为开放的试题,但难度不大,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只要是围绕着发展我国的语言文字的内容,提出的措施确实可行,建议字数不超过15字,符合主题即可。 考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2014年前三季度部分经济数据

满分5 manfen5.com

注:2003年至2007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11.6%,2008年至2011年年均增长9.6%,2012年至2013年都是7.7%。

材料二从消费学角度来讲,随着群众的收入水平的提高,群众的消费层次会发生显著变化,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新型消费业态便应运而生。

2014年,家居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家具品牌、家装公司开始瞄准年轻消费群体开始“返老还童”,开发或者推出了“年轻化”的家具和家装套餐产品。家居行业目标直指80后、90后新兴消费群体。80、90后的消费需求远远不同于70后,他们更注重生活品质的享受,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业内人士表示,抢占年轻消费市场,将成为未来衣柜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沿信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国内家居市场的走向带来重要影响。

材料三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人民日报》评论指出:新常态下,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发展质量却上了一个台阶。随着资本、土地等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要素投入和能耗污染较少的服务业脱颖而出,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需求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力资源稀缺性凸显,收入分配结构也将不断优化。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新型消费业态发展的经济意义。9分

3结合材料说明,企业应怎样适应“新常态”,谋求更好发展?12分

 

查看答案

2015年3月21日中央电视台一则新闻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和广泛好评:陕西省宝鸡市92岁的退休老人杨希元几十年如一日,义务辅导有志青年学生学习英语,参加过辅导的青年学生从他那里学到不少的英语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从中我们可以悟出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即使只有一个人的力量也能使人生大放异彩 

②学习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③认识一般来源于直接经验,有时也来源于间接经验    

④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近两年在江汉平原棉产区经过,再也见不到路边丢弃和焚烧的棉梗了。原来人们把它变废为宝,粉碎、压制运往相关企业,通过科学方法加工成发电的渣砖,甚至用来造纸、造纤维板。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上述材料说明 

①人们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②自在事物是建立人为事物联系的物质条件 

③人们可以改变物质具体形态,建立符合自身需要的具体联系 

④应善于根据事物的表面联系,创造事物的本质联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小狗问妈妈:“幸福是什么?”狗妈妈说:“幸福是你对过日子满意度的一种体验,当然,首先要看有没有吃的喝的等东西。”于是小狗天天吵着不断向妈妈讨要更多的东西。过了些天,小狗不高兴地又去问妈妈:“你骗我,我吃的喝的东西比以前多多了,可幸福感并没有增加。”妈妈:“嗯,……”这则寓言告诉人们 

①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不管其主观色彩多么浓厚,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有时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我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黑豆皮提取物能够提高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带皮食用黑豆能够改善贫血症状,这项研究成果为我国研发安全、高效的药物来治疗贫血提供了科学依据。材料表明 

①意识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可以利用规律、改造规律

②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够通过指导实践来造福人类

③既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又要促进实践的发展

④认识的目的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