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假设2014年某国H商品的总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6元。201...

假设2014年某国H商品的总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6元。2015年该国生产该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20%,且该国2015年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额为10000亿元,货币流通次数为8次,央行实际发行纸币5000亿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5年每件H商品的价格是

A.24元             B.10元                C. 20元           D. 12元

 

C 【解析】解答本题应该分成以下几步:第一步计算出2015年该国生产该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20%后,商品的价格为5元,因为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第二步计算出2015年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10000亿/8=1250亿元;第三步算出2015年的通货膨胀了(5000-1250)/1250=3倍,即2015年通货膨胀了3倍,价格是原来的4倍,因此原来卖5元的商品,现在应该卖20元。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计算、货币流通公式 【知识归类】经济生活中的正比关系 在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中,被决定者的变化同决定者的变化成正方向运动。 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反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 2、商品的价值总量同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商品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商品价值量。个别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就越多,其价值总量就越大;反之,个别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就越少,其价值总量就越小。 3、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即商品数量同劳动生产率同成正比 劳动生产率是指人们的劳动效率。效率越高,同样的劳动时间生产的使用价值(商品数量)就越多;反之,就越少。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都是如此。 4、价格同价值成正比。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越大,其价格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5、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流通中有多少价值的商品,就需要相同价值的货币,货币多了会贬值,货币少了会阻碍商品流通。 6、纸币的发行量同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成正比 纸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多于这个限度会引发通货膨胀;少于这个限度会引发通货紧缩。 7、通货膨胀率同纸币的贬值率成正比 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或者货币的投放量超过了流通中的需要量造成的。一般情况下,纸币超过多少,物价就会上涨多少,物价上涨多少,通货膨胀率就有多少,相应地纸币也会贬值多少。 8、供给与价格成正比 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就会扩大生产,从而增加供应;反之,价格下跌,生产者获利减少,就会缩小生产,从而减少供应。但要注意如果把供给作为自变量,价格作为因变量,二者则是成反比。 9、股票价格同预期股息成正比 人们投资股票获得的收入来自股份公司的分发的股息或红利和股票价格上涨带来的差价。某种股票分红派息越多,其购买者就越多,需求量就越大,这种股票价格就会上升;反之,某种股票分红派息越少,这种股票的购买者就会越少,其需求量就会减少,其价格就会下跌。 10、经济增长与就业率成正比 经济发展加快,规模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增加,从而就业率提高,失业率下降;反之,经济增长滞缓,规模缩小,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随之减少,从而就业率降低,失业率提高。 11、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同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成正比 互补品是只有同本商品结合一起才能使用的商品,所以本商品需求量越大,互补品的需求量也就越大。 12、价格与替代品成正比 每种商品价格上涨,人们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而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反之,这种商品价格下跌,人们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而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 13、利息量同存款数量、存款时间和利息率成正比 存款利息=存款数量×存款时间×存款利息率。 14、居民的消费水平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 一个国家的居民消费水平,从根本上说是由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15、家庭消费水平与家庭收入水平成正比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直接受家庭收入水平制约。收入水平越高,消费水平也就会提高。 16、消费水平与就业率成正比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们改善生活的基本途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就业率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也会提高,从而生活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17、贫富差距同基尼系数成正比 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收入差距或贫富差距的指标,指的是社会用于不平均分配的财富占社会财富的比重。不平均分配占的比重越大,贫富差距越大。 18、消费率与分配率成正比 消费率是指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重;分配率是指劳动者的薪酬占GDP的比重。分配率越高,GDP中用于消费的的部分就会越多;反之则会越少。 19、投资收益同投资风险成正比 投资风险越大,投资者越少,获利机会就越多,从而获利就可能越大;反之,投资风险越小,投资者就会越多,获利机会也就可能越少,从而获利就可能越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36分材料一:“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它既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某校高二1班同学围绕“一带一路”文化发展战略展开讨论,提出了建议见表1

满分5 manfen5.com

1阅读材料,列出与表1各建议相对应的《文化生活》依据。14分

材料二:2014年11月19日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主题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办。为期三天的会议云集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千多名政要、互联网精英、学者。围绕国际互联网治理、互联网新媒体、跨境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等议题,共开展了近20场论坛和对话活动。  

2材料二体现了政治生活的些知识?12分

材料三:当前,全球新一轮信息革命已经来临,2014年全球网民达30亿,人类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数据统计,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国。目前我国已拥有6.3亿网民,12亿手机用户,5亿微博、微信用户,每天信息发送量超过200亿条。全球互联网公司十强,我国占了4家。但互联网的起源和成熟都在美国,美国掌握着整个互联网的主导权,比如:连接国际互联网的13台根服务器,美国占了10台,而中国1台也没有。对中国而言,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发展、安全缺一不可,参与制定互联网规则迫在眉睫。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将成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和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的平台。

3阅读材料二,请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为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2013年我国经济发展部分指标变化情况

 

1978

1992

2008

2013

GDP亿元

6241

26923.5

300670

568845

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0.9

13.9

52.3

61.8

市场化程度%

0

26.0

76.4

79.6

 

 

 

 

 

注: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化程度大致在85%-95%之间。

材料二: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我国正在加大力度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为市场简政放权,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不断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做到高效安全管好经济。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市场配置资源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简政放权及高效安全管好经济的意义。12分

 

查看答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志愿者们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上述内容说明

①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我做起

③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人的思想道德水平

④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廉洁文化是中华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楚辞》有“朕幼清以廉洁兮”之语,东汉王逸有“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之释,《现代汉语词典》把廉洁解释为“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当代共产党人正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新要求。这表明廉洁文化:

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②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③具有社会历史性和生命力         ④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反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短短几年间,M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从仅有几个合伙人的公司发展成为全球民用小型无人机的领航者。该公司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它专注于产品的态度,在于它“积极尽志,求真品诚”的企业精神。这说明

A.优秀企业文化能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   

B.打造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目的

C.科技进步是企业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D.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决定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