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环保工作必须树立新思维,加快实现三个转变:目标导向从以管控污染物总量为主向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主转变,工作重点从主要控制污染物增量向优先削减存量、有序引导增量协同转变,管理途径从主要依靠环境容量向依靠环境流量、环境容量的动静协调、统筹支撑转变。这表明( )
①意识具有目的性 ②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意识具有主体差异性 ④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长期以来,画家笔下的马往往是四蹄齐伸、腾空飞奔。然而,高速相机连拍的照片显示,飞奔时的马蹄是交替地移动的。但是,当画家画出马蹄交替移动的奔马时,有人却批评画得不像。这表明在艺术领域( )
A.认识的发展与认识工具的进步没有直接关系
B.以往的认识经验阻碍认识的发展
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D.人们的主观世界对认识的影响更加显著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 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 )
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
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A.①② B.②⑨ C.②④ D.③④
罗马教皇本笃十六世在梵蒂冈宣称:“宇宙不是偶然产生的,在仔细思量宇宙起源时,我们得以发现深奥的道理:造物者的智慧和上帝的无穷创造力。”这一观点属于( )
①世界观,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回答
②可知论,认为上帝可以创造宇宙,也可以认识宇宙
③客观唯心主义,否认了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④辩证法,承认了自然界的产生是上帝智慧的产物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转基因食品今天已经非常普遍,支持者认为它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但是世界上也有一些人和民间组织对此持激烈的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大自然有其自身的法则,人为地改变生物的基因将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影响。从中可见( )
①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②世界观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指导
③价值判断与人认识事物的角度有关
④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材料一:2010~2014年我国经济有关数据:
注: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国内生产总值与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
材料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和国家总揽国际大势、着眼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国内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质量更优、效率更高的发展,只能依靠创新驱动。为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全国人大对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进行执法检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我国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措施促进科技创新与发展,全面提高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对科研资金进行了系统整合,避免资金使用的碎片化;针对科技计划进行顶层设计、强化分类资助。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科技创新能力正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材料三: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区单纯以经济数据作为政绩考核的依据,并逐渐演化为以GDP论英雄。当地方政府在环境与经济利益相抵触时,往往会让步于经济利益,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为了迎合GDP考核体系,不根据实际情况,随意修改、夸大本地的GDP数字,严重忽视本地区的整体规划和长久规划。2015年1月以来,各地两会陆续召开。多地下调了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预期,上海政府工作报告甚至取消了GDP增长目标。
(1)揭示材料一所蕴含的经济信息(4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明材料二中的改革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8分)[来源:
(3)结合材料三,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说明政府淡化GDP考核的积极意义。(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