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有人认为:“纸币发行过多会导致通货膨胀,所以纸币发行越少越好。”这种观点对吗?为...

有人认为:“纸币发行过多会导致通货膨胀,所以纸币发行越少越好。”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10分

 

题中观点是片面的。(1分) ①纸币发行过多会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会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所以该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3分) ②但纸币发行太少会引起通货紧缩,物价下跌,经济萧条,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3分) ③因此,纸币的发行量要遵循纸币发行规律,应该以流通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3分)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纸币发行过多会导致通货膨胀,所以纸币发行越少越好”的观点进行分析说明,属于辨析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可以从货币发行的规律的角度说明货币的发行要以实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发行过多,可能会诱发通货膨胀,进而说明其合理性的一面;其次要说明纸币的发行也不是越少越好,如果过少,会导致通货紧缩,这样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是纸币的发行规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方法指导】辨析类主观题的解题指导:此类试题的一般形式是给出某个观点,然后让考生结合材料用所学知识分析该观点,对该观点做出说明,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一般分为三类,一是要求分析该观点的合理性;二是要求反驳某个观点;三是该观点正误混杂,比如前半句正确, 后半句错误,或者相反;从某一个角度看,其内容有正确的因素,但全面的看,又不完全正确,或者是比较复杂的“辨中有辨”的试题,难度较大。 第一种:直接让考生分析某个观点的合理性。本类试题的特点是材料中给出的观点不一定正确,但是从某个角度看有合理之处,考生只要把合理之处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即可。 第二种:直接让考生反驳某个观点。设问中的观点从某个方面讲是错误的,或者是片面的,要求考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该观点的错误之处。考生要注意在分析错误之处时要把正确的观点表述出来。 第三种:正误混杂型辨析试题。设问中的观点有合理之处,也有不合理之处。考生要注意先分析一下其观点的合理之处,然后指出该观点的不足,最后加以总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1为什么说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一定是商品所有者?6分

2上述材料对商品生产者有何启发?4分

 

查看答案

某出口企业向美元区出口机器设备,当美元与人民币的兑换比率为1:7时,每出口一套价格为20万美元的设备,可获利40万元人民币。当美元与人民币的兑换比率变为1:6.5时,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此时该企业每出口一套设备,获利_________,这表明________,这种情况不利于____________

A.30万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出口    

B.30万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进口

C.30万元人民币人民币贬值出口    

D.32万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出口

 

查看答案

某服装生产企业主通过信用卡透支解决了在购买布料时资金不足的问题,这表明信用卡具有

①消费功能    ②融资功能    ③储蓄功能    ④支付功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4年某国国民经济总体上是平衡的。假设2015年该国待售商品量增加14%,货币流通速度提高5%,物价水平上涨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民经济要保持平衡,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应

A.减少11.8%         B.增加11.8%         C.减少16.2%       D.增加16.2%

 

查看答案

小明的爸爸9月份交了50元水费,他的妈妈在商店里购买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600元,实际支付480元。在这里,50元、600元、480元分别执行的职能是

A.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B.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C.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D.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