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三年我国国企、民间投资及GDP的增长情况表

注:截止2014年9月底,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6670.37万户,实有户数中个体工商户占总户数的72.12%。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实有2.4亿人,比2013年年底增加2165.73万人,增长9.91%。
材料二: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民营经济已经占据我国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2014中国民营经济大家谈”活动中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民营经济贡献的GDP总量超过60%。在不断改善的投资环境下,民营资本活力得到不断释放,以私营企业为主的民间投资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目前民营经济的发展依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各级政府行政审批手续繁琐,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存在的行业垄断和市场准入的不公平都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产权纠纷案件不断上升、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着民营企业的转型发展与技术升级;大多数民营企业以家族为主的管理模式使企业内部缺少制衡和监督,部分民营企业主缺乏诚信和对法律的尊重信仰,也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国家保护企业以法人财产权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有权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法律依据的要求。因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打造法治经济,将会助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1)概括表和注示的经济信息(4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打造法治经济对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10分)
(2)运用政府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政府如何助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12分)
《奔跑吧,兄弟》是从韩国引进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该节目将韩版具备的活力创造性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相结合,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该节目在中国热播
①是因为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可复制性和传承性
②是由于民族文化尽管各具特色,但也有共通性
③推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上了一个新台阶
④说明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费孝通先生曾指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这一思想启示我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
①必须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促进民族文化的大融合
②必须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
③应担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任务
④要对民族文化自身价值充分肯定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根据史料记载:张文端公(清代大学士桐城人张英)居宅旁有隙地,与叶氏邻,叶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叶氏 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这则故事展示了中华文化中蕴含的
①里仁为美的和谐理念 ②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③修身齐家的家国情怀 ④兼收并蓄的包容智慧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成功获取的首批影像图。提高了空间分辨率,增加了传感器和谱段数,获取了5米全色、10米多光谱等多种影像图,可广泛应用于中国和巴西农作物估产、环境保护与监测、国土资源勘查和灾害监测等多个领域,满足持续提供稳定的中分辨率普查数据的迫切需求。推动两国在防灾救灾、国土资源领域的应用合作。可见
①科学仪器有助于延展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
②借助科学仪器可以完成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③科学仪器可以代替人对客观世界作出精确的反映
④科学仪器为人类实践提供更加先进的认识工具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宣示了中国对历史、对和平、对国际秩序和人类文明等方面的看法,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和担当,也传递了中国珍爱和平的坚定信念,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振聋发聩。这三个必胜体现的哲理是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要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④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