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费孝通先生曾指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要认识自...

费孝通先生曾指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这一思想启示我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

①必须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促进民族文化的大融合

②必须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

③应担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任务

④要对民族文化自身价值充分肯定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C 【解析】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费孝通的观点强调要树立过度的文化自觉,就应该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担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任务,故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到文化的多样性问题及其应该遵循的原则,排除①;④是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不符合题意。答案选择C。 【考点定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名师点睛】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意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内涵 (1)文化自觉: 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2)文化自信: 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3.表现: 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4.要求: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史料记载:张文端公清代大学士桐城人张英居宅旁有隙地,与叶氏邻,叶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叶氏  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这则故事展示了中华文化中蕴含的

①里仁为美的和谐理念     ②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③修身齐家的家国情怀     ④兼收并蓄的包容智慧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成功获取的首批影像图。提高了空间分辨率,增加了传感器和谱段数,获取了5米全色、10米多光谱等多种影像图,可广泛应用于中国和巴西农作物估产、环境保护与监测、国土资源勘查和灾害监测等多个领域,满足持续提供稳定的中分辨率普查数据的迫切需求。推动两国在防灾救灾、国土资源领域的应用合作。可见

①科学仪器有助于延展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

②借助科学仪器可以完成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③科学仪器可以代替人对客观世界作出精确的反映

④科学仪器为人类实践提供更加先进的认识工具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宣示了中国对历史、对和平、对国际秩序和人类文明等方面的看法,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和担当,也传递了中国珍爱和平的坚定信念,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振聋发聩。这三个必胜体现的哲理是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要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④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在物理研究中,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很小,各种物体就能被看做只有质量而无体积和质量的质点,质点忽略了复杂且次要或无关的因素,注重研究运动和受力时物体对系统的影响。这体现哲学思想方法论是

①从事物的个性中把握其共性        ②解决复杂问题时要突出重点

③认识事物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④要坚持从局部入手认识整体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航天诱变育种技术,是近十年来随着航天发展出现的培育新种质资源和新品种的新技术。微重力、强辐射、高真空、强磁场的特殊环境,会使种子和微生物产生遗产变异。科学家利用空间诱变育成的高产优质新品种,推动了农业生物技术的生机而造福人类。材料表明

A.科技创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B.意识的能动性突破了客观条件创造出有利于人类的联系         

C.科学家可以利用太空特殊条件改变自然规律造福人类     

D.科技创新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物质性的统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