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6分)回望2014年,改革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26分回望2014年,改革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打破行业垄断壁垒,价格改革首当其冲,2014年我国陆续开放了电信业务、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等26项商品和服务价格,放松铁路运价管制。更加灵敏的价格机制,为吸引社会资本,打破垄断,特别是加快放开电力、电信等垄断性竞争性环节奠定基础。

材料二2014年,我国发动改革攻坚战,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营改增”不断扩围,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电信业先后被纳入试点范围,对服务业定向减税,对“三农”、小微企业定向降准;出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新农保城居保并轨,全面推开大病保险,加强农产品流通等骨干网建设,推进消费品安全立法,严惩“黑心”食品、旅游“宰客”等不法行为。

材料三2014年我国制度化法治化建设迈出新步伐,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食品安全法、行政诉讼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一一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接受审议;一起起冤假错案得以纠正,“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禁止刑讯逼供”等司法理念得到贯彻实施;政府等带头自我革命,加快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打破行业垄断壁垒为什么价格改革要首当其冲,6分并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说明材料二中国家所采取的举措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8分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简要评论材料三中相关举措12分

 

(1)价格改革要首当其冲的原因: ①市场主要通过价格涨落和供求变化来配置资源,推动价格改革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②市场调节有其固有的缺陷,推动价格改革是国家综合运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对经济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 ③推动价格改革能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④推动价格改革,打破行业垄断,有利于形成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每点2分,任3点即可) 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①推动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综合发挥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社会生产四个环节的作用。(2分) ②生产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改革注册资本登记制度、“营改增”扩围,对服务业定向减税,对“三农”、小微企业定向降准措施,能增强活力创业活力,减轻企业负担,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农业发展,加快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力。(2分) ③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于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加强农产品流通等骨干网建设,有利于促进商品流通和生产的发展。(2分) ④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推进消费品安全立法,能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既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又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生产发展。(2分) (2)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相关法律,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能为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3分) ②纠正冤假错案,贯彻实施“疑罪从无”等司法理念,体现了我国坚持公正司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3分) ③政府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有利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规范政府权力,促进政府依法行政。(3分) ④上述一系列举措体现了我国坚持依法治国,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包括两个小问题,第一小问,要求回答“打破行业垄断壁垒为什么价格改革要首当其冲”,属于原因类主观试题,学生可以从必要性和重要性两个角度思考答案。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基础,市场配置资源要通过价格、供求杠杆得以实现,但是行业垄断使这些信号失灵,所以国家要通过价格改革,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必要性角度,可以运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的缺陷和国家宏观调控的知识说明改革原因;重要性角度,可以说明价格改革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良好的市场秩序等具有的积极作用。第二小问,要求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说明国家所采取的举措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要求学生仔细审读材料,概括材料二中国家的具体举措,然后结合社会再生产的知识,说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即可。回答本题,首先要指出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是什么,其次分别从生产、分配和交换、消费等角度,结合材料说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2)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要求评论材料三中相关举措,要求首先找到并总结材料三中的相关举措,然后找到相应的政治学理论依据,进而说明其措施的意义即可。全国人大常委会接受审议相关法律,体现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能为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纠正冤假错案,贯彻实施“疑罪从无”等司法理念,体现了我国坚持公正司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政府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有利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规范政府权力,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最后总结,材料中的举措是在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考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国家的宏观调控;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再生产;依法治国;全国人大是职权;政府要依法行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使用了“互联网+”、“众创空间”、“创客”、“草根创新”等时尚新词,甚至使用了“有权不可任性”等网络风格语言。面对困难和挑战,新词往往是对症良药,用流行万众的语言引导严肃的改革大业。这表明

A.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发展                 

B.社会意识具有一定阶级性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查看答案

中国已经进入了“大众麦克风时代”,但是现在民间舆论场在多数时候失去了对官方媒介的信任,甚至和官方媒体相对抗。如果官方媒体能认真反映和倾听民意,疏通和激活体制机制,那么这种社会舆论对抗性就会减少。这说明

①许多矛盾都是人为臆造的               

②矛盾的转化、解决是有条件的

③观念的转变决定了事物发展方向的变化   

④没有斗争性,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在30多年积累的基础上,经过3年多的不断探索,2014年终于把“香菇工厂化”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他们提出并验证成功的新型“基于二次培养的香菇工厂化生产工艺”,生产成本更低,自动化程度更高,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是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领先技术。这说明

①实践是人们改造主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②科学实验探索世界规律是实践的重要形式

③实践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的活动

④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揭示创造真理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由此可见

A.思维与存在是同一性的         B.正确意识推动事物的发展

C.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D.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查看答案

有一首公益广告是这样唱的:“人小志气大,辛苦我不怕。日常学雷锋,平凡也伟大。叔叔把我夸,奶奶笑哈哈。大家做好事,处处传佳话。”今天来自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普通职,他们在一个共同的精神感召下忙碌着,帮助他人,提升自己。关于雷锋精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历久弥新,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顺应时代,展现了平凡道德实践的经济价值

凝聚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植根群众,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