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亚太和世界格局正处于深度演变与调整之中,全球经济复苏一波三折,中国提出建设新的“海上丝绸之路”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时代潮流。中国同东盟携手合作,打造新“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将为双方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不竭商机,也将为世界繁荣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提出共同建设新“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依据。(10分)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起草过程
2014年1月 | 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并作出决定 |
2014年1月27日 | 党中央就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发出征求意见通知 |
2014年2月18日至25日 | 文件起草组组成8个调研组分赴14个省区市进行调研 |
2014年8月初 | 决定征求意见稿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包括征求党内老同志意见;还专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 |
2014年10月23日 | 经反复讨论修改,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决定 |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起草过程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10分)
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生产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生活宽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乡风文明”——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等;
“村容整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等;
“管理民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等。
结合材料中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分析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履行哪些职能?(12分)
在环境危机日益加深的今天,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置身环境危局之外。治理环境污染,不仅需要政府加大治理力度、企业积极行动肩负起治污的社会责任,更需要每一个公民从自身做起:少开车、少用一次性物品、与政府形成合力,共同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湛蓝的天空和悠悠的白云。
结合上述材料,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公民应怎样以实际行动应对环境污染。(8分)
习近平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提出“亚太梦想”,倡导坚持亚太大家庭精神,共同致力于亚太繁荣和人类福祉,得到成员的支持。对此最恰当的新闻报道标题是
A.顺应时代潮流,共筑亚太梦想
B.维护我国利益,领导亚太力量
C.提倡亚太结盟,实现互利共赢
D.重组世界格局,谋求持久发展
联合国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宗旨是
A.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