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4年,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大背景下,《开学第一课》第一次引入“家...

2014年,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大背景下,《开学第一课》第一次引入“家风”教育的元素,以“父母教会我”为主题,旨在通过以父母为榜样的代际教育,在两代人中间表达和传承“孝心、礼仪”等中华传统美德和仁爱、自强的美好品格,对青少年进行“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一活动说明 

①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与行为方式

④文化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D 【解析】 试题分析: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大背景下,引入“家风”教育元素,体现了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行为方式;通过“家风”教育活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美好品格,对青少年进行“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品格高尚的青少年,说明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①③符合题意。不同性质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作用,优秀文化才会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所以④观点错误;材料未涉及文化与综合国力之间的关系,排除②。答案选择D。 考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生;文化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构想以发展为目标,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新丝路精神,让世界见识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襟。新丝路精神要求我们

①要全面继承传统,革故鼎新

②既要发展本民族文化,又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③应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材料说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历久弥新

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丝绸之路的开辟,遣隋遣唐使大批来华,法显、玄奘西行取经,郑和七下远洋……中华文明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中获得了丰富营养。这句话强调了

①文明因交流而多彩,要重视发挥实践作用

②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要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③文明在批判中继承,要承认发展的曲折性

④文明在继承中发展,要尊重文明发展规律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互联网时代,年俗文化也在变化。春节期间的微信“抢红包”把传统年俗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引发了人们对“红包文化”的进一步关注。这说明

①互联网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②互联网发展剔除了传统文化的糟粕

③互联网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互联网应用为传统文化注人时代元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古人认为,羊是膳食的美味,所以羊大为“美”美与善同义,故金文的“善”字从羊从二言,表示众口夸赞的意思,因此羊言为“善”羊的性情温和驯顺,因此“善”又有善良、慈善之义……由此可见 

满分5 manfen5.com

 

A.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B.汉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