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4年底,全球已有127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476所孔子学院和851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孔子学院采取中外学校合作办学模式,中外双方共同投入,资金管理执行双方法律,坚持共建、共管、共享、共赢,共派师资和管理人员。日常运行以外方为主,既遵守《孔子学院章程》,统一名称、统一标识,又充分尊重各国首创精神和办学特色,园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开展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活动。孔子学院创办于2004年,旨在帮助各国人民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推动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让“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得到传承和发扬,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平台。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孔子学院为什么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平台”?(12分)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专家指出,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高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然而,制度的改革只是改变教育模式僵化的一部分,真正要盘活整个教育事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教育理念转变才是关键。如果教育理念不发生转变,制度的改革,只是为学生换了几把困住自己的“枷锁”,学业压力依旧巨大,成绩依然是家长和老师判断学生好坏的重要标准,个性与兴趣依旧被压制,那么,创造能力和健全的人格难以形成。高考制度的改革已先行,模式也开始逐渐踏上科学的探索之路,唯有理念及时转变,让教育的形式与内在同时符合教育规律,方能拨得旧有制度的“云开”见到改革成效的“日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高考改革及教育理念转变的必要性。(12分)
2014年6月18日,李克强总理面向英国智库发表演讲时说,包容是人类进步的标志。西方文明虽然源头不同,但彼此都懂得和谐相处、包容互鉴的珍贵。从文化发展的角度,之所以说包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因为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②包容是发展本民族文化和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需要
③包容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和根本途径
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包容是文化创新的要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同说汉语、同写汉字、都推崇儒家思想,这些相同的传统深刻影响着13亿大陆人民与2300万台湾同胞的行为方式与道德取向,也成为两岸人民不可分割的精神纽带。这说明
A.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地域特性
B.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C.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根本
D.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
大型人文纪录片《大运河》主创人员走遍运河沿岸,以全新的视角,深入挖掘古今大运河灿烂文化。该纪录片向观众展现了大运河在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不同地区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这体现了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②思想运动能促进文化发展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文化创新要立足社会实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与下面漫画《三个和尚也有水喝》的思维方式一致的有

A.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B.既要尊重书本,又要尊重权威
C.对文化遗产我们要批判继承,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D.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要否定一切
